說到這裡,楊元璋的語氣里,是真有點羨慕的意思在的。
可關鍵是這種東西,羨慕不來,也沒有訣竅。
甚至,就連模仿都模仿不來。
真非要去模仿,那就只有一個東施效顰的結果。
反而貽笑大方。
楊縣令聽出大兒子的羨慕與悵然,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寬慰道:「大郎,凡事不可強求。九娘也好,三郎也好,心思純淨,年紀也小,又一起經歷過生死劫難,尤其九娘,小小年紀所經所歷,皆非常人可比。或許正是如此,他們才看事情更為通透。」
「每個人要走的路不同,每個人性情也不同。你身上,自然有你的好處,何必妄自菲薄?走不得靈動巧思的路,就走一條端莊穩重之路。只要心正,博學,踏實肯干,又何愁無用武之地?」
這個大兒子,楊縣令也是抱以厚望的。
從小啟蒙都是親自來,品行上更是讓他滿意。
而今,大兒子如此心態,他除了心疼,也有些好笑:到底還是太年輕了些啊!
不過,不經歷這些,如何成長?
楊縣令笑了又笑,最後又讓楊元璋帶著周氏準備好的東西,再跑一趟醫館。
趙城雖然來得匆忙,但馬車都跟了三輛,除了護衛和管事,還有小廝和丫鬟。吃穿東西更是帶了不少。
按說是不會缺東西,但既然到了綿竹縣內,楊縣令就算再覺得沒必要,也得單獨準備出一份來。
尤其是跟著趙城過來的人,也要安排好住處。
就這麼一會兒功夫,楊縣令已經找了鄉紳來,借了一套宅院,供給趙城一行人使用。
不過,讓楊縣令沒想到的是,趙城卻被醫館給扣下了,根本不讓帶出醫館,去宅院內休養。
而趙城此番帶來的人,也不讓他們繼續留在醫館。
主要是那些人態度太糟糕,看程萬里脾氣好,總有些想要壓住醫館來指揮的意思,最後又把老實人程萬里給氣得發了火,一頓狂噴之後,直接乾脆利落把人趕走了,只留下一個小丫鬟熬藥,其他人,每日只能探視趙城一次。
就這一次,還是齊大夫提醒了一句,得讓他們確定趙城還活著,否則估計得鬧出事。
不然,就這一次的探視,都不可能有。
楊元璋到的時候,郡王府的人正不服氣的想要鬧。
畢竟,走哪也沒聽說過這個規矩啊!
楊元璋趕緊把人攔住了,一句話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既然趙小郎君還在醫館裡,還得靠著大夫們救治,那咱們還是聽大夫的吧。此時可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他們既然敢留下趙小郎君,定不會虧待趙小郎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