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他頂著一身的傷回去的時候,父母們說的同一句話都是責備,怪他不好好的呆在家裡,整日出去招惹趙國的人,惹來一身的傷。
趙政不明白,秦趙之爭,國之爭也,爭來爭去難道比的不是誰更強大嗎?
到他這兒和趙國的人打也是一樣的。
如果不是因為他不夠強大,他就不會被他們打倒,就不會受傷。因為害怕被人打不出門,不,那並不是他的選擇,他不願意成為那樣的人。
趙政每每面對父母的責備時,縱然沒有反駁過一句話,也是用行動表露出不願意認同他們的想法。
以至於到最後不管他頂著什麼樣的傷回去,父母也不再責備。
等待這個字眼,父母從來不對他們說過。
甚至在他們要拋棄他,離他而去時,沒有一個想要跟他說一聲,也沒有人記得,他還是個孩子。
趙政終是收回了腿,看著趙姬離去的方向想的是,他追過一回了,拼盡了全力,靠著雙/腿追著牛車跑了一回,如果趙姬依然想要離開,丟下他,罷了。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趙政一口一口的咬起餅來。
趙姬沿著山走,想著要是能尋著稻草挺好。
可惜,四周荒無人煙,稻草也是沒有的。倒是讓趙姬看到山間亂竄的小兔子,野雞。
咦,正想著下頓吃什麼呢,這不就來了嗎?
趙姬挽起袖子,雖然眼下她手裡是沒有什麼工具不假,也不可能打獵,卻是可以設陷阱的。
拜太后群里的群主是一個志力於發展成為文武全才的人所賜,各種各樣的武器在群主使用的時候都特意給她們幾個不擅長武藝的太后們解釋過。打獵的事,群主不僅親自上手,就連這設陷阱的事,群主也是手把手教的她們。
用當年群主說的話來說,不管在什麼時候,學得一門好手藝是永遠都不可能吃虧的,人只有真正有本事,才是她真正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畢竟如果沒有能力,試問連活著都成問題,談什麼未來?
沒有工具,只能靠雙手來,趙姬艱難的試著弄了好幾個陷阱,累得她大喘氣,手和腿都軟了,終於算是讓她捉著一隻雞了!
不過,天也黑了!
忙著解決吃飯問題,趙姬都把時間忽略,想到趙政還在茅屋等著,立刻拎著還在撲通的雞往回走。
等到茅屋的時候天已然黑透,趙姬在外面沒見著趙政的身影,連忙往屋裡走,結果卻發現漆黑的屋裡也沒有人,趙姬叫喚道:「政兒,政兒。」
喊人的同時也往外尋來,卻既不見趙政的身影,也沒有聽見回應。
趙姬看了看四周,只有他們的腳印,並沒有外人來過,趙政不會是自己走了吧?
不是,一個孩子他要往哪兒去,他又不求知道趙國正在到處找他們,真要是碰上趙國的人,趙政怎麼避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