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稷要前往軍中大營犒賞軍士,本來就不是一件稀奇的事。秦國的歷代國君都有這樣的先例。縱然這一回攻趙大敗而歸,一眾將是士氣低落,也不代表嬴稷就要因此怪罪,連親自前往看望將士們的心都沒有。
大秦根基在於軍中,嬴稷作為大秦的國君,比誰都更明白這個道理。
如此又是一番商量著。即將過年,年後就是春耕,這可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嬴稷叮囑眾人,一定要將此事辦得妥妥噹噹。心裡念著趙姬說的所謂肥料諸事,嬴稷是盼著這些東西都有用,百姓得以豐收,大秦也就有了最堅強的後盾。在他手裡完不成的事兒,日後也能交給後世子孫做到。
等一系列的事情安排妥當後,群臣紛紛退了出去,嬴政也將今日學到的內容記錄下來,雙手與嬴稷奉上,請嬴稷過目。
嬴稷鄭重的接過,仔細的翻看。畢竟嬴政還小,好些字難免不懂,看到上面的圈圈叉叉,嬴稷不禁莞爾一笑,「讓你讀書是為了磨練你的性子,除了讀書外你還想學什麼?」
心情不錯的嬴稷也覺得對嬴政可以稍寬容一些。
「母親說身體好才是一切的根本,我有跟母親一起習武,只是好些事不能名正言順,還請大王為我選幾個師傅,讓他們教我練功。」嬴政沒有想到還能有意外之喜,一味的讀書的確過於枯燥。嬴政還是希望能夠活潑一點,比如讓他騎馬射箭練功習武。
嬴稷沒想到還能從嬴政的嘴裡知道一些關於趙姬的事兒,趙姬還練上武了嗎?連武藝都學了,趙姬還有不會的本事?
改日嬴稷倒想親自問問趙姬。
「此事有何不可?書要讀,武要練。切記不可厚此薄彼。倘若你的先生告訴我,你只喜歡練武,卻不喜於讀書,那你這武也不必再練。」嬴稷和趙姬的態度一樣,應該說是向趙姬學習。趙姬的態度已經說明,她不在意嬴政要學何種本事,甚至恨不得嬴政能多學幾樣,但有一點,最基本的課程絕對不能落下。
讀書可以明智。只要嬴政能把書讀好了,不會長成一個蠢貨,他想學任何東西都可以。只要他有這個精力。
「曾祖父放心,我絕不會荒廢課業。」得到嬴稷答應的嬴政眼睛亮閃閃,鄭重的向嬴稷保證,他肯定不會為了練武把文化課落下。
「剛才聽著他們說話是何感想?」嬴稷注意到嬴政雖然有在專心的刻字,但並不妨礙他聽進話。而且在臣子們說話的時候,嬴政有幾回變化,嬴稷倒想聽聽看,嬴政究竟有何看法。
嬴政本來想著心中的疑惑或許能夠留給趙姬,為自己解答,但既然嬴稷已經問出來了,嬴政也就順勢提出,「他們害怕諸子百家進入咸陽城。」
這一份總結算得上到位。
嬴稷示意嬴政繼續說下去。
「他們會想方設法的阻止諸子百家進入咸陽城嗎?」嬴政用的是疑問的語氣,嬴稷笑道:「他們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