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將這麼多的珍寶拿出來的人,才是這世上人人都害怕的存在。
秦國在趙國的大戰中吃了虧,對於此,其他各國都挺高興的。
誰讓秦國不斷壯大,已經危及到他們每個國家的安全, 偏偏他們都沒有能力和秦國抗衡, 如今只剩一個法子或許能夠對抗秦國, 那就是六國合縱。
然而這個法子多年前已經用過,結果亦知。六國的國君也好,臣子也罷,各有各的心思,怎麼可能真正合作。心思各異的人湊在一塊兒,自然也會被秦國壓得不愧而散。
六國已然是一盤散沙, 無論他們再怎麼掙扎, 也不可能再是秦國的對手,但就算如此, 六國的人們依然並不願意就此認輸。
「這樣的人才若是能夠搶回咱們的國,是不是也可以重振咱們的國?」有人小聲的又嘀咕了一句, 趙姬一眼掃過對方,只想說哪怕同樣是人才,真不會有人以為各國沒有所謂的人才吧。只不過因為上位者無法知人善用,只能任由人才落魄。
自家的兒子嬴稷縱然有不少的問題,但不得不說,在知人善用上,還是遠勝於其他六國的國君的,更別說自家的兒子活得長了,見識也多了,其他的國君相比之下都不及自家兒子。
換句話來說,趙姬這樣的人真要是落到其他六國的手裡,縱然她滿腦子都是能強國的計劃,也並不代表說出去別人就會聽。
趙姬躲在來來往往的商人和士子的周邊,聽著他們交頭接耳的討論也發表意見也就知道造紙術對於他們的震撼,遠遠超乎自己的想像。
所謂的四大發明,那可是後世人總結肯定的偉大成果,想要震撼住沒怎麼見識過的七國中人,不過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總的來說,趙姬心滿意足的回到秦宮,等到嬴政居住的宮殿,剛進門,嬴政迎面沖向趙姬而來,那表情,怎麼形容呢?
嬴政激動的同時又透著一股興奮,隨後又有些害怕。突然之間眾多表情在嬴政的臉上交叉替換,看得趙姬也是一愣。
「大王下令,讓我出面安排諸子百家著書立說。」嬴政激動之餘,也趕緊把遇到的事情告訴趙姬,好讓趙姬給他出出主意。
「那不錯呀,你不樂意?」趙姬就是有意逗逗嬴政,此問落下,嬴政立刻反駁道:「我願意,我怎麼會不願意,我怎麼可能會不願意。」
經過嬴稷和趙姬這些日子的培養,嬴政早已不是當年在趙國時只有滿腔的憤怒而毫無對策的孩童。嬴政太清楚嬴稷將這樁事情交給他來辦,是對他多麼信任。
一旦這件事做成,嬴政想要達到的目標,就再也不會只能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