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一開始嬴政就已經做好了跟人全盤托出計劃的準備,可以不必說也省去很多麻煩。
「事情能夠辦好嗎?」子楚只問出這個問題。
「孩兒會盡所能的辦好。」嬴政在沒有辦好事情之前不敢誇下海口。但嬴政也希望子楚知道,他會傾盡所有的將事情辦妥。
「呂先生能夠助你一臂之力?」子楚再問,也是確定呂不韋當真可以幫得上嬴政嗎?
「除了呂先生,孩兒手中沒有其他信得過又可用的人。」一句話道破嬴政所處的困境。想必這一切,子楚也是深有體會的。
早年在趙國為質,子楚對秦國境內的人並不了解,也跟他們沒有其他更多的往來,這也就意味著子楚就算回到了秦國,但可用的人少之又少。
呂不韋算是子楚可以放心用又能用的人。
只是子楚也沒有想到嬴政得到了大王的詔令,奉命去安排諸子百家著書立說的事,竟沒有可用的人,還是得找上呂不韋。
「大王沒有給你賜下幾個能用的人嗎?」子楚想了想,還是多嘴問上一句。
「這樁事如果不是信得過的人,不能派他去做。」嬴政相信自己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子楚一定已經明白,這一件是並非一樁好事。
「去請呂先生過府。」子楚確定嬴政的處境,也知道嬴政是在衡量之後才選擇的呂不韋,自不再多問,這就讓人去請。
等待的時候,子楚叮囑嬴政道:「哪怕大王再喜歡你,事事須謹慎小心,千萬不能落人於柄。這世上的人錦上添花的很多,落井下石的只會更多。」
嬴政望向子楚,曾經的他們生活在趙國受盡趙國人的欺壓,那個時候沒有任何人對他們施以援手。這一點子楚沒有忘記,嬴政也不可能會忘記。
所謂的錦上添花很多,嬴政在宮中這些日子早已經體會到了。
只是看見過人們最醜陋嘴臉的嬴政,對於每一個人的靠近,他們的盤算,嬴政看在眼裡,心裡何嘗不是在想,為何這世間有這麼多無/恥之人?
可惜這個答案永遠沒有人給得到嬴政。
「父親放心,我會小心。」嬴政鄭重的保證。別人的甜言蜜語他會聽著,但不會記在心上,斷不會因為別人的口蜜腹劍而受到傷害。
「你在宮中行事,我幫不上你忙,不過如果有需要用到呂先生的地方,你只管開口,宮外的事我們還是能幫得上的。」縱然子楚沒有辦法像那些常年留在秦國的公子一般有自己的人脈,但這幾個月也沒有白回來,他也在一步一步的積累,一點一點的收攏屬於自己的勢力,而呂不韋在其中助之良多。
嬴政想了想問:「父親去過諸子百家匯集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