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寡人想要信陵君為我秦國所用。」方才嬴政都沒有告訴呂不韋自己有別的盤算,如今反倒是脫口而出。呂不韋聽著嬴政的話, 心裡在衡量嬴政所說之事的可行性。
嬴政既然把話說出口,明擺著是打定了主意, 這種情況下不好跟嬴政唱反調。
況且信陵君魏無忌為魏王所棄。倘若這樣的人才能為秦國所用,的確是秦國的幸事。
身為一國的王,能夠看重人才,愛惜人才,為了得到這個人才不計一切,世人看到如此的秦王必然會前撲後繼的願意為秦國所用, 對秦國來說是一樁好事。
「有沒有人敢保證此番前往魏國, 一定可以說服信陵君魏無忌為我秦國所用。」既然一個個都算有膽識, 也不怕在魏國拿了秦國當仇人的情況下進入魏國,嬴政要的是另一個目的的達成,且看看在場有沒有人敢誇下海口。
一時之間沒有人敢站出來,也沒有人敢肯定的告訴嬴政,他們一定可以完成嬴政的囑咐。既然他們對信陵君魏無忌有所了解,也就知道, 那樣的一位並不會因為別人許下的諸多好處, 甚至給予他很多的權勢地位,即能讓他為別國所用。
信陵君魏無忌是一位君子, 而且是世間皆認可的君子。
他忠君愛國,此生為了魏國可以付出所有, 可惜,遇上了一個不明是非的大王,縱然他為秦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依然沒有辦法成為魏王的左膀右臂。
這樣的一個人才在魏國的手裡是不可能在發揮他的全部作用的。
嬴政看到了魏無忌的本事,蠢蠢欲動的想要將這樣的人才收為秦國所用。一腔愛才之心,天地可鑑,日月可表。
但是縱然嬴政再怎麼看重魏無忌,魏無忌知道秦國有心吞併六國。將來的魏國必然不會成為一個例外,甚至更有可能會成為秦國滅的第一個國。
如此情況下,讓魏無忌為秦國所用,為秦國謀劃,怎麼滅六國一統天下,魏無忌是斷然不可能答應的。
沒有一個人膽敢出面答應下此事,因為他們知道這件事到底有多難。
「我一直以為擅長辭令者,可以顛倒黑白,也可以有理有據的讓對方為我所用。因為魏無忌是個君子,你們認為君子錚錚傲骨,斷不可能為名利所動。所以縱然我大秦許給他高官厚祿,他也絕不會為之動搖。畢竟他身為魏國的公子,早年就已經享盡了榮華富貴,權勢和地位都不是他所求的,他要的從來都是魏國的安寧。」說到這裡,嬴政稍稍一頓,隨後繼續道:「不巧的很。秦國絕對不可能給予魏國所謂的安寧,這世間只要有七國存在,一國都休想得到真正的安寧太平。」
嬴政長長的一嘆,「天下分崩離析久矣,戰亂了數百年,動盪了數百年,百姓深受其害。再繼續斗下去,只會讓越來越多的人深陷苦中。魏國魏王如此昏庸無能,還能得到信陵君魏無忌的忠心耿耿,寡人很是嫉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