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信陵君剛剛為何不選擇......」一旁的人沒有說出口的話誰都知道。什麼意思,可是魏無忌卻裝過頭,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你又怎知換了一個秦王不會比他更好?想想看秦昭襄王從前是由誰來扶持成為秦國的王的?那時候秦昭襄王本為燕國的質子,因為燕國的內亂而落於趙國那時候的秦武王因舉鼎而亡,趙國把秦昭襄王送回了秦國。那個時候誰會覺得這樣一個公子將來會成為趙國的心腹大患。」
說句不好聽的話,秦國因為王位之爭也鬧出了不少事情。沒有誰會覺得秦國能一直出名軍,可是事實上秦國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偶然之間,得到的都是以秦國為重任的國君。他們或許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們一直都銘記秦國祖宗的遺願,將秦國的強大視為自己此生一定要奮鬥達到的目標。而且他們更是任用能人。
看看每一代秦王所提拔的重臣哪一個不是人才?哪一個對秦國不是有著極其傑出的貢獻?
再對比一下來到秦國的這些臣子,曾經又是在哪個國家。
商鞅、張儀、這些都曾經在其他國家謀求過前程,可惜卻被人棄之如敝屐。
別的人也不用說,只看看他魏無忌。
哪怕他作為魏國的公子又怎麼樣?依然不能為魏王所能容。
魏無忌沒有本事沒有能力改變魏國的局面嗎?偏偏沒有得到魏王的支持,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魏國在不斷的衰敗。
提起這些傷心的事,魏無忌擺擺手,「不說了,不說了。」
越說只會讓自己越傷心。
嬴政回去之後高興的和趙姬炫耀,趙姬都不用嬴政張口就知道,嬴政到底跟魏無忌虛下了何種承諾。
「魏無忌不傻。就算你承諾,只要他在秦國一天對秦國忠心耿耿就不會對魏國動手,他也不會輕易答應效忠秦國。」趙姬潑著涼水,沒想到嬴政卻不以為然的道:「那也沒有關係,我只要向他證明我對他的誠意。至於還有沒有誰能比我更有誠意,我拭目以待。」
沒錯,嬴政覺得他這一番誠意絕對不是別人可以比及的。魏無忌在魏國處處被魏王忌憚,明明是一個極有本事的人,偏偏最後卻被架空了,只能逼在府里尋歡作樂,醉生夢死。但凡魏無忌有別的選擇,他都不會選擇成為一個酒鬼。
「魏王是怎樣的德性我們都知道,信陵君也知道。魏王拿信陵君當草,我拿信陵君當寶,我還就不信了他能沒有一丁點的感動。」嬴政昂起頭,一副他都是有所籌謀的樣子。別管事情最後成不成,態度還是得挑明,有對比才顯得魏王可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