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改不改是你的事,本宮只是告訴你,想成為大秦的丞相必須得有容人之量。倘若你不懂這其中的道理,莫要怪後來者居上。」
兄弟
縱然趙姬的語氣很平靜, 但李斯知道趙姬說得出做得到。
旁人或許未必清楚趙姬在大秦的位置,李斯太清楚,嬴政對趙姬的推崇, 基本上只要是趙姬說出口的話,嬴政都會聽,都會辦。
趙姬一句否定李斯的話, 足夠讓李斯這一輩子都休想在嬴政那兒有出頭的機會。
容人之量。李斯低著頭握緊了拳頭,一次又一次的反思, 他為何沒有那一點容人之量?
「下去吧。」趙姬覺得說的差不多了,即打發了李斯。李斯不敢有半分怠慢,恭恭敬敬的退出去。
出去之後才想起來,趙姬方才不是有意讓他前往韓國說服韓非投奔秦國嗎?何以絕口不提了?終究李斯不敢進去問,只能惴惴不安的回家。
這個問題趙姬身邊的人代為好奇的問出。
趙姬聽完之後,風輕雲淡的回了一句, 「不急於一時。」
是啊, 如今的韓非名聲未顯, 他的那部著作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送到嬴政的面前呢。
提前跟李斯提及的趙姬是想看看,李斯接下來會做出些什麼事來?
不可否認李斯有能力有本事,畢竟能夠輔佐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他功不可沒。但是,李斯的確有著趙姬所說的那些缺點, 而這恰恰是極有可能導致秦國最終大權握於李斯一人之手, 造就歷史上的秦始皇在死後被李斯和趙高聯手欺上瞞下,殺掉扶蘇, 並且將胡亥扶植上位,從而讓大秦分崩離析的結局。
縱然最後李斯也為自己的決定付出了代價,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秦國也因此而葬送。
大秦的滅亡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李斯在其中也是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作為一個丞相,沒有辦法為自家的君王尋來更多的可用之才,反而生怕自己的位置被人搶走,並不是一個丞相該有的胸襟。
別的人都不用對比,單單論一論呂不韋好了。
呂不韋從來沒有停止過為嬴政舉薦人才,雖然這些人比不上李斯,也比不上魏無忌,但不可否認,在治理秦國的事情上,他們都算能把手底下的事辦好,執行到位。
韓非死的冤,尤其是因為深懂得王道霸道,被李斯借刀殺人給弄沒了。如果這個人也可以像魏無忌這樣為秦國所用,那麼秦國不就如虎添翼了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