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以為成為了太后就可以左右秦國的朝局嗎?那得有一個前提。是這一個人必須以秦國為重,如此一來才能為秦國臣民所接受。
想要執掌大權為楚國謀劃,秦國是絕對不會允許的。
「到現在你還看不明白嗎?我們這位大王在不斷的成長之中。太后只是輔佐秦王朝政而已,一旦秦王想要奪回屬於他的大權,秦國上下的人都會擁護。」華陽夫人想讓羋夫人睜大眼睛看清楚了,秦國並不是誰想左右就能左右的地方。
況且這些年以來,秦國隨著教育的普及化。幾乎秦國上上下下都有著同樣的心思,他們秦國一定得更加強大,他們秦國一定要滅了六國,一統天下。
真以為當年的嬴稷在安排諸子百家的人前往各地設立書院,讓他們可以著書立說,也能夠推廣自己的學說時沒有任何防備嗎?
秦國的每一個人都要學的一本書里就有忠於秦國,不會為了任何人任何事背叛秦國。
其他推廣學說的人誰也說不出,讓秦人莫要忠於秦國的話來。
這世間的諸事,倘若沒有忠與孝,這樣的人還算是人嗎?
因此雖然諸子百家的人都意識到,他們在為秦國不斷的培養各種各樣的人才,可是他們也捨不得離開秦國。
隨便他們可以使用的紙張,甚至隨便他們公開的發表自己的看法,想讓人們學習他們的思想,認可他們的理想,這一切秦國都允許。
忠君報國的辦法有很多,並不是千篇一律的。
縱然各家的思想或許有一些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他們認可忠孝,對國盡忠,對自家的父母孝順。當年的趙姬就是讓嬴稷一定要關注這一點,剩下的隨便諸子百家,他們想怎麼教就怎麼教,秦國不管。
華陽夫人偶爾也曾外出過,也能感受得到秦國發生的那些變化。
縱然不想承認,可華陽夫人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他們的楚國永遠都比不上秦國。
「你可以寫信回去提醒我們的楚王。但是咱們的楚王會不會相信你,這就是另一回事了。世人都在笑話魏王,說魏王把好好的信陵君魏無忌送到了秦國的手裡,讓魏無忌成為了秦國的棟樑之才。卻不知,天下七國,其他六國的國君都是一丘之貉。咱們的楚王也是一樣的,皆是昏庸之君。秦國發生了這麼多的變化,你以為誰會不知道?誰又不懂得秦國的野心勃勃,可是他們沒有想方設法的讓自己的國強大起來,這難道是你我的錯嗎?我們嫁到秦國來是為了和秦國結盟沒有錯。但秦國也有人嫁到了楚國,同樣也是為了和楚國結盟。我們這些女人作為棋子沒有說不的權利,也不可能左右得了朝局。不管是楚國的亦或者是秦國的,我們都得認。你我就算有心要救楚國與危難,你以為楚國之內沒有人勸過我們的楚王嗎?可是他不上進,他不想著強國,也沒有準備要讓楚國將來比秦國更強,甚至是滅了其他六國一統天下。這一切又怎麼可能是你我憤恨就能改變的。」華陽夫人知道羋夫人心裡存著太多的不甘心。那是對於國家的一份心意,並不希望國家最終要亡於別人的手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