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始至終魏無忌就不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他忠於魏國,也當和魏國共存亡。
嬴政長長的一嘆,望著魏無忌的眼神怎麼看怎麼透著滿意。
「秦王對外臣的信任和看重,外臣感激不盡。若有來世,臣一定忠於秦王,為秦王斬盡荊棘。」這句話是魏無忌發自肺腑之言。
能夠遇上像嬴政這樣的君王實是三生有幸,魏無忌一生追求的都是這樣的一個王。可惜魏國的王沒有嬴政的英明睿智,也做不到對他信任有加,讓魏無忌空有一腔才能有報效國家之心,卻無用武之地。
嬴政知道魏無忌對他是肯定的,只是因為他作為魏國的公子,所以他不可能真正的背叛魏國,忠於秦國。
「信陵侯這樣的人,這些年為了魏國也算對我秦國諸多貢獻,所以看在信陵侯這些年也算盡心盡力為我秦國的份上,寡人再給信陵侯破個例。」嬴政做了最壞的打算,損失魏無忌這樣的人才實在不可取,為此倒是無妨讓某個無能的魏王繼續活著。
魏無忌一臉茫然的望向嬴政,不明白都到了這個地步,秦國不可能滅魏國,他們之間還有怎樣轉寰的餘地?嬴政再怎麼破例也不可能讓魏國存在不是嗎?
結果嬴政緩緩的起身,走到魏無忌的跟前一字一字的在魏無忌的耳邊開口,「只要魏國交出所有的軍隊,魏國,我許他在信陵侯活著的時候一直存在。不過魏國之內所有的政策都必須按照秦國來實施,魏國必須歸順秦國。」
這樣一個操作也是讓魏無忌始料未及的。
魏國在但是魏王沒有任何軍權,甚至就連魏國之內的政策也必須按照秦國來實施,絕不允許由魏王來決定。
國依然在,但是沒有任何的權利,這是魏無忌願意達到的目的嗎?
可是縱然魏無忌想要反抗,他有任何能力改變魏國的結局嗎?
魏國爛到骨子裡了,魏國的政策在秦國的刺激之下,縱然秦國不出手,也會有人想方設法的將魏王拉下馬。
改朝換代是不可避免的。魏王不思變通,註定了魏國一定會亡。
現在嬴政願意保留魏國的國號,讓魏王一直是魏王,但是依然要在魏國之內推行改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安定民心,才不會讓魏國大亂,也能夠保全魏王,保全魏國。
軍權和行政大權全部由秦國來執掌,魏國依然在,魏王依然在,這是嬴政對魏國的最大讓步。魏無忌該明白,魏國之亡,非亡於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