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之戰比起當年魏無忌所面對的秦國,如今的秦國軍隊更是強大的,讓魏無忌認為是不是秦國軍隊脫胎換骨?
所謂的瓜分齊國隨著三國的夾擊,以秦國的進軍速度最快。縱然秦國所面對的也是齊國最頑強的抵抗,但是在絕對的實力之前,齊國根本沒有辦法對抗秦國。
到最後齊國節節敗退,迫於無奈的只能向秦國投降。
齊國七成的國土都落入秦國之手,剩下的三成。燕國占了一半,楚國占了一半。而且秦國完全截斷了兩國交匯的可能,也就是說秦國做到了把燕國和楚國一分為二,讓他們永遠也做不到會合共同抵抗秦國的目的。
楚國和燕國倒也不是不想跟秦國爭,無奈他們爭不過。秦國的行軍速度快得好像他們不需要吃也不需要睡,每回攻城略地時,秦國的將士奮勇沖在最前頭,不管倒下了多少人都會堅持的往前沖,好像他們都不怕死。
更不要說秦國擁有的武器是當今世上最好也最強的,弓箭,弩機,攻城車,雲梯,甚至還有火/藥,那轟轟轟的爆炸聲,嚇得從來沒有見過的齊國將士們以為是天降懲罰,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齊國終於隨著齊王投降,自此,齊國亡。
戰報傳回秦國,當看到秦國的版圖在不斷的擴張時,嬴政是前所未有的歡喜。
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嬴政讚許著魏無忌的厲害,一群臣子本來對嬴政那樣的善待魏無忌,任用魏無忌而生出不滿。一看魏無忌出手,直接把強大的齊國都給弄沒了。誰還會覺得留著一個魏國的國號是壞事兒呢?
不僅如此,嬴政還順口問了一句,「接下來該是誰了呢?」
此言落下叫底下的秦國朝臣們都心下顫顫,這一句接下來該是誰,考慮的必然是燕國和楚國。是啊,他們也想知道嬴政認為接下來適合出手的又將是哪一個國。
很快前線就給了他們答案,魏無忌派領王翦出兵楚國,先斷楚國的糧草,隨後又在楚國的城門外架鍋煮飯,大聲的告訴楚國的百姓們,只要他們願意歸順秦國,秦國會讓他們吃飽穿暖,讓他們再也不需要挨餓受凍。
本來楚國是打算從齊國那裡搶來一些糧食,好讓自家的百姓渡過難關,可是糧食是搶過來了不假,真正分到百姓手裡的有多少,大概是沒有多少的。
餓得都快易子而食的楚國百姓們,對楚國生出了怨恨。這種時候看到秦國在城下架起鍋煮飯,那濃濃的白米飯的味道,還有肉香迎鼻而來,別說是百姓了,縱然是楚國的軍隊,都看得垂涎三尺。
一天兩天,王翦也不讓人進攻城池,每天的在城池下煮飯。
楚國城內負責守城的將領,看著周圍的百姓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刻撲過去大快朵頤。
軍中的將士個個也餓得眼冒金星的趴在牆上看著外頭,沒有立刻衝出去,都是因為他們還記得城中有守將,他們得奉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