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未說盡,餘光瞥見武三已經沉入其中,面生遐想,昭昧又說:「登基以來,諸事纏身,竟來不及到母家探望,但私底下,我哪有片刻忘記母家,就連母家有幾位姊妹,我都記在心裡。」
武三武四相視一眼,又欲言而止。
昭昧見狀恍然:「哦,是了,我記得兩位舅舅家裡都有姊妹,據說也是飽讀詩書的。」
她嘴角微勾,聲音也似勾人,輕問:「是也不是?」
第123章
在昭昧步入武家的同時, 崔家亦迎來了不速之客——李流景。
潁州之戰,昭昧假作援救李璋,贏得大義, 繼而全盤接受了李璋的勢力,崔家亦在其中。不久,崔玄師橫死, 無論昭昧對外如何演說,每個人心底都有自己的計較, 崔家更不例外,他們多半猜到是昭昧動手,只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非但沒有對外宣揚,反而表現出前所未有地配合,為昭昧掌控李璋勢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然而, 歸根結底, 在於昭昧不曾觸犯他們的核心利益, 崔玄師出身世家卻反捅一刀,已令崔家對他心生不滿,他的死也就未能激起波瀾,然而此次開女科,他們同樣站到了反對者的陣營。
李流景就是為此事來的。
除在吏部任職,她仍是李家家主, 身份上天然親近, 和崔家家主交涉就方便許多,好似設身處地為崔家著想一般, 點出了崔家幾個女眷的姓名,道:「崔家人才濟濟, 朝堂上便有數人,廊中當知陛下心有權衡,有這幾人身在朝堂,其她人再欲躋身其中,便是千難萬難。然而如今陛下既然有意扶持女官,自然心懷偏袒,日後女官前途不可限量,廊中何不抓住機會,再將崔家幾女送上朝堂?」
武三武四已被昭昧忽悠得滿口答應,但崔廊中卻不上當,捋著鬍子,半真半假地推脫道:「天下人才不知凡幾,我崔家雖有幾女,卻生得愚鈍笨拙,怕要負了陛下好意。」
李流景道:「陛下既有此意,定不會叫廊中辜負。」
崔廊中聽出言外之意,停下動作,問:「此話怎講?」
李流景道:「崔家女若參與科舉,必能拔得頭籌。」
崔廊中道:「這是陛下之意,還是侍廊之意?」
李流景微微一笑,道:「廊中且猜,某入崔府之際,是否她人一併入各處府邸?」
崔廊中目光微動。
李流景又道:「廊中再猜,這各處府邸當中,又該有何人答應,何人不答應?」
將女眷拜官的前路放在他們面前,曾經凝聚在一起反對女科的人,又有多少能夠抵制為自家增添臂膀的誘惑,堅決地守住自己的承諾?
說到底,不過是一群圖謀利益的人罷了。
但凡有一家答應,那麼,為了不落於人後,便註定有更多家答應。
此日早朝,昭昧再度將女科一事提上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