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剛剛就聽見林如海提這件事,她也沒什麼想法,林家人丁稀少,若是能收養這兩個無依無靠的孩子再好不過,雖然陳家還有伯父,但伯父賣侄子的事幾乎傳遍了蘇州和錢塘。
賈敏體貼笑道:「大爺想收便收,有這一層名頭在,才好名正言順留下來照管,可憐見的,嬤嬤說他們像是被嚇壞了,夜夜都要啼哭。」
林如海垂睫思索片刻,讓人取來筆墨,寫好一封信。
「常吉,再往書院去一封信。」
林家的信送出去,很快又有人寄回來信件,林如海要認陳家哥兒當義子的消息已經在下人間傳開,大家都把兩個哥兒當正經主子對待。
老管家向林如海提議:「大爺,若是要認義子,要不要正兒八經寫進族譜。」
認義子有兩種認法,一種是正兒八經祭拜祖宗,告知此事,這樣的義子,只比親生的略欠一分;還有一種就是口頭認下,就像賈母讓王夫人認薛寶琴當女兒一樣,走個過場,沾幾分親戚。
林如海在這件事上存著幾分謹慎,現在看著是有兩個哥兒,將來興許能幫黛玉一把,但若真祭拜祖宗,將來陳家兄弟會不會反而轄制到黛玉?
林如海還沒拿定兩個哥兒的性情,他也沒道山窮水盡的時候,況且蘇家三爺那邊專門來信,他總不能奪人所好。
他對管家道:「寫那個作甚,只是個名頭而已,將來他們自有好去處。」
賈敏就坐在林如海旁邊,手裡拿著剪子,預備給林如海坐幾個扇套,聽見林如海這麼說,心領神會,笑道:「看來想收他們做義子的不只咱們林家。」
賈敏以為的收為義子,和林如海想的一樣,就是口頭上認下,有一份照拂他們的由頭,倒是沒有老管家想的深遠。
林如海耐心給妻子和管家解釋:「蘇家三爺膝下只有一子,自小身子就不好,腿腳似乎有點不靈便。他們家大業大,又有族學,比咱們這邊好。」
賈敏放下剪子,伸手去拿布頭,挑出一塊薑黃色的緞子比了比,又道:「大爺自己看著辦,我是不太會帶孩子,況且咱們在郊外住著,他們兄弟也不好進學。」
老管家聽說民間『壓長』的說法,有些人家生孩子不長,過繼一個來壓一壓,後面的孩子就能養活,他們大爺守完孝都二十好幾,若是頭上有兩個義子壓著,馬上就能養下孩子了。
大爺已經將事情都安排好,家裡的爺一直很有主意,他也沒再往下說。
管家才出去,就見賈敏身邊的兩個丫鬟抬著一個簸箕進來,上面曬著細碎的藥干,林如海問:「你何處不舒服,需要吃藥?」
賈敏把自己剛剛做的針線一股腦掃進籃子裡,讓丫鬟把小簸箕放到圓桌上,拿起一把上面的乾花蕊嗅了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