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也陷入沉默, 這一波欽差大臣,沒準只是打前站,聖上讓他們去逼一逼,無論那邊反還是不飯反, 最後都是出兵鎮壓的結果。
朝中並不是表面上那麼歌舞昇平,各處節度使手裡都有兵, 說不清什麼時候就給你來個安史之亂。林如海有前世經歷,知道暫時不會出事,這一次兵不血刃的鎮壓之後, 聖上為了安撫江南, 加大對江南魚米之地的控制力度, 四五年間,南下過兩回。
負責打點接駕的,剛好就是江南的甄家。
林如海和蘇哲在街口分開,回到家中,再開那一百二十兩的銀錠,心裡沉甸甸的不是滋味,興許朱謙知道此去凶多吉少,臨行前要把銀子還清。
翰林俸祿不高,這一百多兩,在林家算不得大數目,也不知朱謙省吃儉用了多久,才攢出來。
「常安。」
林如海把當下家中最可靠的小廝叫來。
「你去看看朱大人家那個長隨,問他要往哪兒去?」
林如海幫不得朱謙什麼大忙,起碼給他解決一點後顧之憂。
朱謙只得一個長隨,名叫趙二,是個生得長臉的瘦高的男子,這人好像腦子不太夠用,平日裡行事木愣愣的,從江南跟著朱謙過來。
常安果然把人請到。
林如海問他:「你們大人可有交代你要往哪兒去?」
趙二答道:「大人出門前留了點銀子,讓我把一百二十兩還給林大人,還有付房租,用來吃飯的銀子,大人說如果他一年半載回不來,就讓我去老家找他。大人還說,不許去賭坊花樓,少和不認識的人說話,把家裡種的花草打理好……」
趙二不太聰明,但記性又格外好,說話很瑣碎,一樣一樣的複述朱謙交代的話。
他這個樣子,林如海還真擔心朱謙出去真查出點什麼,有人從他私生活上下手攻訐朱謙。賄賂下人之後上摺子檢舉的事,古往今來,比比皆是。
林如海衝著趙二微笑,溫聲道:「你們大人先前和我約定過,今後若是他出遠門,讓我照應你一回,把你接到我家做活,免得你一人孤單。」
趙二眨眨眼睛,「大人沒交代過這件事。」
林如海又道:「那是他太匆忙了,原先我只借他一百兩,他還了一百二十兩,你們大人就是先把你在我們家的花費給了,未免也太見外。」
趙二依舊是懵懵懂懂的。
林如海只得繼續耐心哄他,「你只要在我們家也做活,這二十兩仍舊是你的,你們家攢錢不容易,我是你們大人的同窗,豈會騙你。」
大人倒也說過這個長得好看的探花是好人,趙二聽說二十兩是自家的,心裡很激動,大人省吃儉用攢錢真是難,一年吃不得幾頓肉。
「探花老爺,小的要在你家做什麼活?」
勸說成功,林如海鬆了一口氣,趙二這種不太聰明認死理的人,萬一認定了不願意來,林如海就是說破嘴皮子都沒用。
常安機靈,趕緊在旁邊笑盈盈的,表現的十分和善:「趙二兄弟,你不是在家會侍弄花草?我們園子裡也有許多花草,剛好要你幫忙。」
聽說可以侍弄花草,趙二憨憨的笑了,「我家中還有三盆花,可以一起搬過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