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朝廷的摺子里如實把知州政績上報,朝中見廬州府稅務收得快,學政上未曾有紕漏,幾年疏浚河道都沒向工部討錢。
六部一合計,就給吳知州升官,剛好糧道上缺一個督察,吳知州原本以為這輩子升遷無望,等林如海升遷,自己也向朝廷告老致仕。
卻在古稀之年,又升兩級,現下已經是和林如海平起平坐的正四品糧道督察御史,專門負責督察糧稅和糧務。
官員述職和出任,照例是要到聖上跟前回話,先前吳知州沒有見到聖上述職,對著戶部和吏部還有工部三位大人,這回能見聖上,吳知州腿肚子打轉的同時,也想幫林如海說一回好話。
知恩圖報,吳知州自知不是兩袖清風的好官,但他心知肚明,無權無勢,連升兩級,肯定有林如海幫忙。
聖上端坐在上,眼皮也不掀,瞧著吳大人和其他大人並無不同,兩個眼睛一個鼻子。
吳知州戰戰兢兢,聖上問什麼便答什麼,瞧著聖上和太子的神情,似乎沒有不滿。
聖上道:「古語云老當益壯,大人如是。」
如此高的誇獎,吳知州幾乎當場飄起來,連忙拱手謝恩:「下官不敢居功,皆是沐浴天恩,上行下效。」
太子笑道:「你也太過謙虛,林大人在奏摺中說都是你和下屬各縣縣令之功。」
終於起了這個頭,皇帝陛下側臉問六部大臣:「朕看林如海不錯,戶部以為如何?」
大人們道:「廬州一地,政通人和,興修水利,這幾年稅上都沒有錯處,林大人心思縝密,堪當此職,聖上英明。」
又問太子:「太子以為如何?」
太子知道父親的心思,所以才故意遞了話,就他就不信,自己不能收服林如海,把林如海這樣的人推上去,也比把站隊分明的人推到那個位置好。
太子也道:「先前父皇南巡,兒臣監國,林大人辦事甚妥,父皇聖明。」
大家都很滿意,皇帝闔目頷首。
「擬旨吧!」
作者有話說:
我進度好慢,可我寧願寫長也不想時間大法。
嗚嗚嗚,我的黛玉,你什麼時候出生啊!
嗚嗚嗚……
現在的問題是,等黛玉崽出生,我還要慢慢。
感謝在2023-05-21 17:30:56~2023-05-22 09:46:5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只在晉江看紅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初夏 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