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老二家那個姨娘,丫鬟出身,老二媳婦不是知書達理那塊料,就算添哥兒姐兒,也不一定能教好。
賈赦那邊不缺通房,這幾年丫頭肚子裡養過孩子,要不就是和前面那個一樣立不住,要不然就是懷到半路又掉了。
想到被送去和道長修行的賈瑚,老太太心裡暗自留下心病,前兒沒緣沒故,夢見老國公在哭,賈母心慌。
老太太頭悶悶的難受,叫來大兒媳婦崔氏:「我瞧著家裡喜事多,你預備下來我們娘兒去還願,老二家不必去,我們兩個帶著璉哥兒、迎春丫頭、元春丫頭,還有珠兒家媳婦,一起去清虛觀。」
崔氏聽說要去道觀,心裡當然願意,只是她更想去兒子賈瑚那邊的道觀看一回。
賈瑚沒和道長走的時候,崔氏天天做噩夢,幾月下來,差點落下心悸的毛病,賈瑚一走,崔氏不會做夢了,竟是一回都沒夢見兒子。她去問賈赦和賈璉、還有迎春丫頭,他們也沒夢見過一回賈瑚。
有些時候崔氏很是恍惚,她到底有沒有養過這個兒子。
看見崔氏臉色不太好,賈母猜出他心思,還安慰她:「都說他沒病沒災,你總念著,於他修行不利,真耽擱他,不知哪一年能回,你看那些傳奇話本上,修士雲遊四海,沒個蹤影,現在咱們還知道他在哪兒,不要怨懟。」
崔氏總不能在賈母跟前擺臉色,馬上調整心情,擠出笑臉:「是我讓老太太擔心,媳婦不懂事了,要不要請東府那邊的奶奶們一起去?」
賈母板著臉嚴肅道:「咱們是去還願,不是去那邊熱鬧,只娘兒幾個去,你家老爺也不許去,去了唱戲聽曲,驚動仙人。」
去的人少,崔氏也少操點心,反正她從生了賈璉,差點丟命,身上一直不好,這一二年早就不和賈赦同房,不指著掙命再去生孩子,本來還想帶著賈赦喜歡的那幾個通房去討個吉利,但老太太發話,除了服侍的丫鬟,暫時就不帶了!
崔氏答應下來,轉身剛想走,賈母又把她叫住:「珠兒家新媳婦,還有元春丫頭,讓她們跟你學著點,歲數差不多了。」
賈母說的歲數差不多,指的是賈元春年歲,老太太已經開始物色人家,再教幾年,大概就會定下人家,崔氏轉念一想,膝下的迎春也是如此。
雖然老二媳婦也能管點家事,賈母心底明鏡兒似的,老大媳婦才是可靠人,教出來大家風範,老二媳婦雖然拿得出手,平日應酬出不得大錯,但真到大事上,很多行事不顧大局,看得不遠,顯得小家子氣。
幾個孩子一處學,免得叫老二家媳婦看出來,賈母看不上她行事做派,沒來由又生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