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是端午正日子,林如海本來定下要去學政孫大人組織的宴席露臉,但他還是一早就把江先生叫來,問他家中時。
江先生聽林如海一問,若有所思,拱手答道:「知道了,小的回去一趟侍疾。」
林如海曉得他難處,若是家中真有骨肉親情,他也不會在外漂泊,林如海體諒他:「先生若是不想去,那便不去。」
先生神色黯然,垂眸一看自己左右只有四個手指的兩隻手,默默把手攏進去自己灰褐色的袖子中,為了能把手遮住,他的袖子一直做得很長。
江帳房鄭重道:「不瞞大人,小的先前不曾深想,大人信任小人,將哥兒託付給我,縱使我與父親不和,但若小的孝道有虧,將來損了哥兒的名聲,我反而白教他一場。」
林如海感嘆,他竟然還想到了這一層:「先生不必如此。」
他顯然已經堅定了要回去的決心,還是托著朱謙朱大人的福,給他找到一個很好的主家,林如海自從去廬州,就只帶著他一個幕僚,在外好多事情都是林家奴僕料理。
如此一來,江武就更加覺得自己肩上擔子重,林大人對自己十分尊重,連帶著很多官員都敬他身懷算數絕技,江武覺著人生很有價值。
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
江武又道:「還望大人准我假,若是我父當真歸天,小人必定要守孝,小人才疏學淺,承蒙大人不棄,還望大人為兩位公子,早尋良師。」
這是他說的實話,林璋這孩子將來必定不是池中之物,自己啟蒙尚且委屈了他,林如海該早為孩子尋名師才對。
林如海近來也在打算此事,去年蘇學士駕鶴西去,來弔喪的也有才學出眾的文人,但細細斟酌,又不合適。
他知道兒子現下需要良師,奈何尋不到。
林如海交代下人妥善送他回去,「先生若缺什麼,記得與管家說。」
江帳房深深作揖:「小人告退,大人保重。」
轉身走出幾步,他想起一件要緊事,迴轉過來:「萬一小人守孝,若是明年大人要算帳,只管遣人喚小人回來。」
給衙門算帳,雖然會得罪人,但也是江武一份事業。
為了安置帳房的事,林如海耽擱了一會兒,後面還有兩個兒子想當跟班而不得,一來二去,林如海到達學宮之時,略晚了一刻鐘,諸人已經落座,林如海的主位還是空的。
揚州學政屬的孫大人今日穿的是褚色長跑,捏著鬍鬚笑他:「林大人怎麼來的這麼慢,路上是不是被哪家的粽子絆住腳?」
林如海趕緊落座,連忙致歉:「孫大人,諸位,本官失禮了,確實有點瑣事,開宴吧!」
宴席之間並不飲酒,只有些瓜果,吟詩作對,評論文章,或議論事實,一派欣欣向榮。
此次參與的舉人裡面,林如海曾經的同窗錢牧之子,錢文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