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將來薛蟠能考個一官半職,給自己請個誥命,她不就成正經的官太太了?
起碼這個時候,薛姨媽還是希望兒子能像表哥賈珠一樣規規矩矩進學,將來科舉出仕。可惜自小薛蟠就被寵得厲害,薛姨媽樣樣順著,每回都說孩子長大了就會懂事。
薛蟠身邊的幾個堂兄也不是讀書的料,家裡有錢,長得半大很喜歡去秦淮河邊找樂子,眼看著別人出去玩,薛蟠如何能坐得住,一個人孤零零的讀書?
薛姨媽花重金,請到一個舉人老爺當房師,好吃好喝供著,那先生盡心盡力,見薛蟠不得正形,坐沒坐相,站沒站相,不聽教導,不做功課,就連簡單的幾個字也不想動筆。
玉不琢,不成器,先生抄起戒尺就收拾過薛蟠兩回,薛蟠不可能改!所以一大早就鬧出了嚎哭著不想進學的『壯舉』。
薛姨媽丟了面子,記得直哭。
乳母在旁勸道:「小的看那先生也太傲,把咱們哥兒的手都打紅了,哥兒年歲小,本來就該哄著才對。」
薛姨媽看見兒子哭得要背過氣,心早就軟了,抹著淚:「你們去和先生說,今日他身上不好,不去進學了。」
薛姨媽見兒子哭得嗓子嘶啞,為了讓兒子開心,讓小廝帶他去街上買東西找樂子,才得片刻清淨。
還是女兒文靜,寶釵現在滿兩歲,說話口齒伶俐,生得雪團一般,年紀雖小,才不會像是兒子一樣大哭大鬧,將來好好教導,拿出去也是個出眾的姑娘。
讀書一事,薛姨媽服軟一回,勢必要服軟第二回,薛蟠拿捏住母親心軟,最愛犯渾,幾日就要大哭大鬧一回,薛姨媽還沒想出法子,人家先生自己先來請辭,薛姨媽還沒同意,先生退了銀子,捲鋪蓋走人。
把讀書人逼走,薛蟠小小年紀,可真是好能耐,薛蟠得意極了,但薛家三房丟了一個大臉,其它幾房酸溜溜譏笑薛姨媽心比天高,不看自家兒子是個什麼貨色,一心想當誥命夫人。
薛家老爺在外聽說薛蟠大哭大鬧不讀書,也寫信回來斥責薛姨媽沒把孩子教好,薛姨媽兩頭受氣,胃病都犯了。
薛家老爺在信中要薛姨媽請來家裡長輩,狠揍薛蟠一回,還有薛蟠去教書先生家門口負荊請罪,把人請回來。
薛蟠一哭,薛姨媽就心軟,哪裡捨得薛蟠真背著個荊條給人跪下,況且薛蟠才多大,教書的那麼大年紀還和孩子計較,本來就不占理。
山高皇帝遠,薛姨媽只當沒聽見,又給薛蟠請了一個老秀才。
老秀才打不動人,只要能收到錢,心寬極了,任憑薛蟠怎麼鬧,他講他的,全當沒看見。
薛蟠喜歡這個識趣的老先生,也願意上學偷懶,他只要混過讀書時候,要什麼他媽都會答應。
薛姨媽見兒子願意讀書,心裡安慰;薛蟠能拿銀子出去耍,心裡開心;老秀才掂著銀子,心裡滿意。
三全其美,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