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大家的孫子就是捐的官,何況那人還沒考到舉人呢!都能落到一個實差。
甄士隱慚愧道:「小人膝下無子,已過天命之年,若是有個兒子興許還要往上掙一回,現下只想安然度日,教養女兒。」
林如海心底很不贊同,原來他還以為甄士隱是喜歡清靜,年過半百不想再掙命,沒成想還有個緣由是膝下無子。
這讓一心期待女兒出身的林如海心裡怪怪的,真這麼下去,救得香菱一回,怕是救不得第二回。
林如海拱手道:「本官雖然年幼,有一言相勸,還望甄舉人不棄。」
甄士隱忙道不敢,恭敬答話:「小人謹聽大人教誨。」
林如海一吐為快:「舉人說家中無子,是以心灰意冷,未免太過消極,舉人膝下還有女兒,若將來令愛嫁入旁人家,受了欺辱,又該如何?」
這話說的甄士隱老臉一白,甚至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他一面說女兒是他半條命,一面又說沒有兒子不想謀什麼功名,雖然都是真話,但兩相矛盾,還顯得自己小氣。
林如海繼續說:「以我之見,就算舉人無心仕途,往京中試一回,增長見識,將來回來說給女兒聽,也算一樁好事。」
林如海盤算過,甄家祖上有點家資,不至於供不起甄士隱上京會試,況且各縣各府都有路費支持,甄士隱去一趟花不得幾個錢。
他和黛玉一樣,十分可憐香菱,香菱樣貌、品性俱佳的姑娘,讀書極有靈性,若是父兄再上一層樓,將來興許能嫁個好人家,不至於落在薛蟠那樣的人手裡。
甄士隱垂眸,道一聲受教,見自己進來的時辰差不多,只說回去必定刻苦讀書,才從林家出來,匆匆就回姑蘇去。
回到家中,馬上就叫人收拾書房,把原先的書都搬出來,預備下一科進京會試。
林大人好心提點,他也該做出點模樣才行,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林大人說的含蓄,自己興許不是因為膝下無子,方才不上進,而是怕進京趕考、名落孫山以後,心底難以承受。
自己不努力掙一個功名,將來給女兒當靠山,還天天把愛女掛在嘴邊,落到旁人眼裡,定然虛偽。
進入二月,林如海的焦躁又上一個等級,每日戰戰兢兢,雖然閨女黛玉生在花朝節,但賈敏大腹便便,乳母和收生嬤嬤們都說,隨時有可能發動。
林如海恨不得衙門告假,專門留在家裡陪伴。
等到二月十一,天黑了個把時辰,賈敏忽然就發動了!
萬幸下人們都沒睡著,趕緊起身把賈敏移入產房,燒水的燒水,熬參湯的熬參湯。
林如海和兩個兒子瞪著眼睛,一晚上不敢睡,在院外等消息。
天蒙蒙亮,年紀最小的林珺打著哈欠,腦袋一點一點的,倔強的不合眼。
忽而院子裡面兩個婆子,大聲嚷嚷著跑出來:「恭喜老爺,恭喜哥兒!太太添了一位千金!」
這戶人家可不同,家裡有兩個哥兒,闔家上下伸長了脖子盼一個小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