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王夫人並不知道這點。
她喪子之人,只會對兒媳越發苛責。
王熙鳳如何看不出來,嬸娘沒了兒子心裡指定怎麼記恨兒媳婦。
見王熙鳳守寡的人出來,如何能忍得?
明里暗裡就罵她們不守婦道。
鳳姐把捏皺的手帕隨手扔在一邊:「人家可是風頭正盛,咱們惹不得!」
平兒道:「嫁的不是她肚子裡爬出來的,當然不心疼。」
平兒都比王夫人有遠見,繼續道:「也不知那家裡的老太太如何了,今兒瞧著嫁去林家的姑奶奶也來送,就她以為是二房的臉面,探春妹子,可是作為南安王義女嫁出去。」
鳳姐冷笑:「呵!若只是她嫁女兒,誰願意搭理?」
……
探春已送出去三兩日,據說已經換船走水路。
林如海見賈敏這幾日總歪在躺椅上曬太陽,懶得起身便問她:「我瞧你不太好,可有請了太醫?」
賈敏順手抄起美人錘,敲敲肩膀。
這一二年年越發見老態,原先大孫子,賈敏還能幫著帶一帶,而今老二家的,賈敏有心無力。
進來確實沒什麼精神,總是身上不舒坦,雖沒有大病,人卻難受。
賈敏:「昨個天不好,吹了冷風,吃一二劑的藥疏散疏散就好了。」
林如海知道妻子病在心頭,又道:「你不必愁,咱們玉兒也要去那邊,沒準就是前後腳到。」
賈敏抬眼:「是啊,就有你這個爹爹給她撐腰。」
罷了,雖說林如海偏愛黛玉,給她撐腰,賈敏自己心頭也是默許的,只是遺憾沒有給女兒辦及笄。
且說探春的送嫁隊伍,沿著水路南下,趕路不停,將近花了四個月,就到粵海地界。
盛夏之時,又濕又熱,賈環叫苦不迭,每日咒罵,只把探春送,儀式一過便假託要回鄉復命,說什麼進學之語。
裝得人模狗樣,機靈一回,飛也似的離開。
粵海將軍府上只剩老夫人、太太以及家行三的兒子,也就是探春的夫君,只到十七歲。
模樣尋常,算不得丑,卻也沒長得多清俊標誌。
府上還有一件拿不到檯面上的事。
探春進門前有個丫鬟生下個兒子,而今已經滿百日。
老太太推說家中人丁稀薄,才做此舉。
探春遠嫁,只能裝出賢德姿態,與新婚夫君真真是個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八月里天熱得要命,探春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黛玉的帖子,顧不得衣裳沒規整,連忙就讓請傳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