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笑道:「老太太自病了之後腦袋便不太清楚,若有什麼,你還多擔待。」
她知道黛玉放心不下,沖她打包票:「這邊有我照應, 就算你不在, 我也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探春很需要此事在粵海立威。
黛玉道:「你辦事歷來妥當,我如何放心不下?」
本來她能出來, 在大戶人家, 達官貴人的女兒間已經是一件奇事, 而今父母召喚,她焉能不回。
況且黛玉也是極思念父母。
探春又道:「至於……至於你那個外國朋友, 要是她能再回來,肯定會過來府上。」
茫茫大海,路途又長,世事變遷誰知外國姑娘幾時能回來。
黛玉從匣子中取出義忠王送的新火銃,探春和柳姑一人給了一把。
此處雖然有海防,但也不是時時處處都能防著,仍舊有流寇作亂。
「這個……送給你們防身。」
見柳姑不接,黛玉堅持道:「等我往京城去,再和義忠王討要。」
柳姑鄭重接過:「姑娘放心,我一定找人把彈丸研製出來。」
這火銃雖然比現在常見的小,問題便是彈藥是特製的,當下用完了就沒有,得省著用。
「姑娘一路珍重。」
黛玉拜託探春等人多照顧冷先生,先生探索海外之事,就在粵地能找到許多外國人,黛玉回鄉本是私事,不能耽擱。
挑了一個事宜出行的日子,黛玉便上路了,走陸路轉河道,雖說走海上能快些,擔心遇到風浪匪寇,不敢如此取道。
……
京城中,林如海知曉妻子給黛玉送信的時候,八百里加急,都走出好幾個省份,追是追不回來。
林如海心下頗為不滿,言語間就露出責備:「夫人你糊塗,怎麼就把玉兒叫回來了?」
賈敏自個兒也委屈,紅著眼圈道:「老太太病得厲害,又念得緊,她畢竟疼玉兒一場。」
聽到這個林如海更加生氣,他早聽說那老太太鬧著要見黛玉,一日日要死要活的,不想妻子竟然真的順著?
賈母鬧著要黛玉,才不是心疼黛玉在外面漂泊,她是要黛玉當她孫媳婦兒!
這下林如海可算知道寶玉那股子又瘋又痴是勁兒從哪來的,莫不是老太太的遺傳?
「知道她疼玉兒,也要看怎麼疼,左右越不過寶玉去!」
前世老太太也疼黛玉,但黛玉的利益比起寶玉的利益,比起榮國府而言,一文不值。
說句殺人誅心的話,一面叫寶玉和黛玉玩在一處,前世黛玉的名聲對外還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