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傷兵出生於鄉野,本名劉書恆,他的家鄉原本是胤朝有名的栗子之鄉。不論是做糖炒栗子還是用來煲湯,只要是用的他們村的栗子,所有吃過的人裡面,就沒有說過不好吃的。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劉書恆的家鄉有著最適宜栗子生長的生活環境,因此成為了栗子之鄉。
他們村里長出的栗子綿軟流沙、沙中沁甜,就是懶得加工,從樹上隨意摘上兩個嘗鮮,也會為這的栗子金黃閃耀的色澤所驚嘆。便是空口品嘗一番,也是不一般的清甜,怎麼吃都不會出錯。
村民民風淳樸,這一點被商人發現後,研究出了商機,在此開起了農家樂。
村民負責種栗子樹,商人則負責引導雲遊之客過來體會親自摘栗子、炒栗子、煮栗粥的快樂,如此這般,村民們不僅省下了大量的人工費,免去了往日里將栗子送去城裡售賣的功夫,村民們自是一萬個願意。
至於自己種出來的栗子,為什麼大部分的錢卻讓這商人賺去了,憨厚老實的村民們就想不明白了。
有點小錢,過點好日子,就足夠讓大部分村民滿足了。因此雙方合作了這麼多年,村民們也沒有發現出來不對勁。
劉書恆的家裡,便是一戶栗農。
要知道,栗子的生長環境相當嚴格,需要控制栗樹的溫度和土壤的PH值,適度使用大棚幫助栗樹度過嚴冬的同時,適度使用化肥調節土壤的酸鹼性,達到理想中的最佳種植環境。
這些種植經驗錯一點都不行,都有可能直接導致最後栗子口感不好,結果率低到可憐的悲劇的發生。
好在劉書恆所在的村落世世代代都種栗樹,如同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一般,由村裡的讀書人寫下了祖宗們種栗樹留下來的經驗,從此代代相傳。
劉書恆小的時候,阿爹和阿娘總是親昵得不行。每次趁他出去找別的小夥伴玩耍,就偷偷去屋子裡窸窸窣窣地不知道在幹嘛。
有次劉書恆出門晚了,剛巧就聽到阿娘在屋裡傳出十分滿足的聲音。
我們的小書恆的小腦瓜一轉,就用為數不多的知識,迅速推理出了一個謬論:他的阿爹阿娘,肯定是背著他偷偷藏栗子餅吃了!
「爹,娘,我就說我不可能一口氣把栗子餅全吃光了。你們肯定是背著我藏起來了,然後想趁我不在偷吃是不是……啊!你們在幹嘛?」
於是,我們的小書恆毫不猶豫地推開爹娘的房門,正要斥責偷吃的爹娘,卻被眼前的一幕留下了終身的心理陰影。
具體場景不方便描述,但從那一天起,我們的小書恆被迫一夜成人,懵懂的眼睛裡從此染上了一層灰濛濛的霧色。
那天書恆的娘出於愧疚,讓劉書恆小小年紀就看到了少兒不宜的場景,便滿足了劉書恆的心願,做了足夠個把月吃的酥香板栗餅。
如今,正是寒冬臘月,便是在這個沒有冰箱的年代,也不可能放壞,足夠劉書恆想吃就吃,吃膩為止。
從此劉書恆便不用心心念念天天想著吃栗子餅,出去玩耍之前還要惦記著栗子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