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裡的居民很熱情,飯菜的分量也很大。
六個人,其中四個是男的,兩位女士,一行人找位置坐下。
鍋包肉來一份,雜魚貼餅子,尖椒干豆腐,地三鮮,豬肉白菜燉粉條,燉肘子。
六個人六個菜,聽起來一點毛病沒有。
但是,江林看到裝菜的盤子,就覺得有點兒不太妙。
「老闆,你們這裝菜都用這麼大盤子?」今天他們是在一個農家樂吃飯。
以前他們也來過這邊,不過天寒地凍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市區里,要是懶得出門,吃住都在酒店。
老闆端著菜過來:「平時不是。」
「最近不是好多人都過來旅遊嘛,都想嘗嘗當地的特色,所以換了小一點的盤子。」
老闆樂呵呵地解釋,嗓門洪亮。
江林看著那跟魚盤一樣大的盤子,這還是換小以後的盤子?
那原版得多大啊?
飯菜味道還不錯,調料加的很少,能吃出食材的本味。
「這個玉米餅子好吃,爸媽,你們嘗嘗。」
這邊的玉米餅子,味道香甜,跟老家那邊的味道區別很大。
老家賣的玉米餅,不知道是品種還是工藝,做出來也很甜,但是聞著會覺得有點兒發酸。
這裡的玉米餅子能吃出顆粒感,配上菜又覺得恰到好處。
金黃的玉米餅子圍著魚鍋貼了一圈,一人也就分到一個。
後面又讓老闆加了一份餅。
吃完飯出來,江林看到了老闆在送別的包間的菜。
結帳的時候問老闆娘。
老闆娘說:「本地食客都是按一整份做,要是點的菜數量多,那就做半份食材,價格也減一半。」
出門在外,要是點多來沒吃完,不打包是浪費,打包了也不好找地方重新加熱。
所以才有現在的一份分成兩份賣。
老闆特別熱情。
知道他們想買一些當地的山貨乾貨特產,二話不說拿起電話就打。
很快,一輛白色的車子就停在門口。
「幾位老闆想買特產?不如跟我去店裡挑?」
年輕的小伙子皮膚黝黑,態度同樣熱情。
徵詢了幾位長輩的意見,江林他們同意跟著老闆去店裡。
他們也不怕這裡面有什麼陷阱。
身後還有四個保鏢悄悄跟著呢,再怎麼也不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小伙子開著白色車子在前面帶路,大概開了十幾分鐘,一行人來到一家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