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顧承慧回到辦公室,看著一個身影匆匆略過,仰著小臉問:「剛剛誰來了啊?我看著有點像哪個車間的工人。」
魏秉年扶了扶金絲邊眼鏡,神情漠然:「來問路的,不重要。」
「哦。」顧承慧又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第110章
一星期一天的休息時間很快過去,蘇茵回到學校繼續繁忙的學業。
中文系作為B大老牌學院,各科老師都是翹楚,平時上課時風格更是迥異。
教授「華國語言文學概論」的秦老師是個語文風趣幽默的中年男人,平時很愛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寓於生活,還不吝談起自己在家怕媳婦兒的話題,時常將媳婦兒管教自己的語言藝術搬上課堂,身體力行地證明語言的千萬般變化,常常引得課堂上歡笑聲一片。
學生們都喜歡與之打成一片的老師,秦老師雖說年紀大些,卻成了眾人心中的指路明燈般的存在。
與之相反的是教授「現代文選」課程的習老師,三十多歲的年紀,五官端正英俊,卻整日嚴肅板正,就算大家有心也不太敢上前去交流,連學術探討都有些戰戰兢兢。
拿學生們私下的話說來,就說習老師身上有股強大又可怕的氣勢。
宿舍里最愛夜談,大家吃了晚飯,溫習著書,等月上柳梢頭時,便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談文學談詩歌談理想談過去談未來…
一個宿舍里,年齡差距大,人生經歷更是相差甚遠,可幾人都很理解不同室友的想法。
周艷出來讀大學,她丈夫回城的工作是他媽讓出的肉聯廠的工作,原本的二級工一讓,只能從初級開始算,工齡還得慢慢熬慢慢攢,不讓不行,兒子高考沒考上,不讓就得老死在鄉下了。
「我來讀書還是挺念著我男人和娃的,現在家裡就他和我公公掙錢,幸好咱們上大學有點補貼,不然日子更難。」
大學生每個月有五塊錢餐補和五塊錢生活補貼,也算是緩和了不少人的經濟壓力,一個月十塊錢,省著點花,在學校是夠基本生活的。
衛琳羨慕地看了看周艷道:「你算福氣好的,男人和孩子都回來,我家的還在鄉下呢。我每個月都寫信鼓勵他,不能放棄,現在回城的工作難找,就要抓住高考的機會。」
她不禁望向窗外,仿佛透過幾百公里的距離與還在鄉下的丈夫遙遙相望:「我告訴他,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鬥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①」
蘇茵看著室友,見她眼神堅定,談起對還在鄉下的丈夫的鼓勵,頗為觸動,其他幾名室友也安慰她一陣。
就算是沒有下過鄉,一直在城裡長大的其他幾名室友仿佛也能從她悲傷的臉上讀出些希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