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從之前塢堡的部曲里挑選出來的厲害人物。
在進兗州前,他們就商量好接應的地點,兩點在兗州往洛陽去的方向,連點則向南一些,在邊界處,那裡有豫州的駐軍,趙家軍能夠很快接應。
首選自然是往洛陽去,所以趙駒一開始也帶人等候在那裡,但到了約定時間沒見人,他們的斥候反而看到了追擊的人。
趙駒立即意識到他們是更換接應點了,其他點都留有人接應,但趙駒還是擔心,因此帶著人迴轉。
但一路上連過兩個接應點都沒接到人,他就沒忍住,帶人越過邊界線,一邊吸引苟純的注意力,一邊派人偷偷尋找。
就這樣,趙駒帶著人悄悄摸到了最後一個接應點。
就是這麼巧,最近因為明預出逃,邊巡路線有變,所以巡邏時間也變了。
天一亮,元立他們就出發,過了這個小村子是一片農田,那裡有一條溝渠,那條溝渠就是分界處。
因為溝渠另一頭的農田是另一個村子的,那個村子屬於豫州。
因為兩個村子離得太近,婚喪嫁娶都有來往,所以村民們經常越界,不過之前這個界限也沒用,因為不管是這邊,還是對面,都是屬於苟晞的。
之前苟晞可是占了豫州的三分之一呢。
皇帝遷都鄆城之後,苟晞把那三分之一還給了趙含章,這條溝渠才真正的成為溝渠。
一開始這一片是苟晞手下另一個將軍叫傅溫的管著的,後來他被調走,這一片由已經被任命為青州刺史的苟純來管。
在傅溫管轄時,他並不阻攔兩地百姓來往,別說不管豫州還是兗州都是屬於晉地,就算是兩個國家的百姓,住得這麼近,兩個村通婚,舅舅家在那頭,難道他們能攔著人回去走親戚嗎?
也不符合人倫呀。
所以傅溫從不拘束。
但苟純不一樣,他管理得很嚴格,嚴禁兗州百姓和豫州那邊來往,一經發現,一律當做細作處理。
於是就有了兒媳婦回娘家,再回來則被當做細作抓到了軍營里,其夫去伸冤領回,只領回了一具屍體,慘不忍睹。
從那以後,再沒人敢到隔壁村去,連豫州那邊村子的人也不敢過來,生怕被當做細作抓走,死都沒人能來領屍體。
所以溝渠附近很安靜,明明才結束夏收,應該修整土地準備秋播,以及看顧水渠,確保秋收的時候,溝渠邊上的田地里一個人也沒有。
元立走在馬車旁邊,戒備的左右看,手輕輕地往前一推,車夫就加快了速度,整個人小跑起來,士兵們也都跟著小跑起來。
最先發現異常的是一個老部曲,他心中一慌,直接道:「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