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有些羞窘的看他,周顗這個當事人沒事,他自己倒難為情起來了。
周顗搖了搖頭道:「我雖被劉隗彈劾,但那事的確是我做錯了,而你每次被彈劾,也全都不無辜。」
王導沉默。
半年前王導帶周顗去朋友家做客,席間周顗喝大了,也不知朋友家中的酒加了什麼東西,還是他單純對那種酒興奮,周顗當場失態,朋友們怎麼攔都沒用,最後他在席中剝光衣服,裸露身體,讓人看了一場笑話。
宴後,劉隗就彈劾周顗失態,從那以後周顗和劉隗結怨。
但那是大眾自己認為的,其實周顗本人雖不喜歡劉隗的為人,卻不覺得他彈劾自己有錯。
而劉隗也沒少彈劾王導,是因為被彈劾的王彬、王廙、王應等人是王氏子弟,作為王氏在江南的領頭人,王導沒有約束好族人;
還有周筵、劉胤等人,他們是王導舉薦的人,也聽命於王導,手下犯錯,上司也要擔責。
周顗第一次就這些事和王導說心裡話,「劉隗……唉,他的行為合乎法理,並沒有錯,錯的是江南的情況並不適於用法,但這是大王的意思,王氏與劉隗相抗,其實是在和大王相抗。」
在周顗看來,王導和琅琊王的矛盾先是認知的不同,然後才是利益上的衝突。
王導想要先人治,等治理好江南,一切盡在掌握中時再轉為人法結合,在這中間,勢必會有人犧牲,有不符合法理的情況發生;
而琅琊王則是想直接以法御下,他的特權,他的利益是直接寫在律法上的,所以才倚重劉隗和刁協,用以抵抗以王氏為首的門閥豪族。
而劉隗和刁協,有小智,而無大慧,一味的崇上抑下、排抑豪強。
但治國怎能是非黑即白這樣分明,不全即碎的治理方法呢?
周顗看得很明白,王導和琅琊王的矛盾,最根本的就是治國之策的不同認識,王導想要占據主導位置,讓江南按照自己的設想來走;
琅琊王也想掌握權勢,按照自己想的去治理江南。
他們兩個是好朋友,如果只是他們兩個自己的矛盾,說不定有一天一方能說服另一方,偏他們不僅是自己而已,王導身後有王氏,還有眾多門閥豪族,而琅琊王身後也有許多心腹及不同意見的官員。
兩相一對撞,哪怕倆人都在控制了,事態還是越來越嚴重,而一件又一件事的爭鬥也讓琅琊王和王導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矛盾也更深。
王導放下茶杯,抬頭看向周顗,「外面出了什麼事?」讓伯仁都跑來和他說這些了?
鋪墊了這麼多,周顗這才道:「才有軍報進城,王玄領荊州軍攻打武昌郡,連下四城,現在王廙節節敗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