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若是不動,江南更加有恃無恐,就該在他們試探時狠狠地打回去。
支持她出兵的大臣們也認為不能後退,「士氣很是重要,這次若不反擊,外頭還以為我們是徒有其表,害怕他們江南呢。到時候不僅江南士氣大振,其他別有用心之人也會心生妄念。」
「不如趁此機會收伏江南,使天下真正的統一。」
祖逖還親自寫信來請戰。
趙含章想了想,就命祖逖為征南大元帥,趙申為前鋒,趙駒和王儀風各為北路和西路行軍將軍,聽命於祖逖。
抽調冀州、兗州、徐州、豫州和荊州的兵力,趙含章還從洛陽趙家軍中抽調了兩萬人給趙申,共能集結四十萬大軍南下。
「你可從洛陽調兩萬兵馬南下,」趙含章和趙申道:「你能不能坐穩兵部侍郎這個位置就看此次戰功了。」
趙申一臉興奮的應下。
趙含章一決定,僵持不下的局面立刻被打破,反對的大臣也只能全力以赴,以保證這次南征的順利。
趙含章將趙申送到門外,無人時才低聲叮囑道:「想辦法保下元立,我把宮中的御醫給你帶上,你到了那邊就和王儀風聯繫,她對揚州和王敦更熟悉。」
趙申應下,其實心裡有些不願意,他玩笑道:「朝中有大臣說元立是個奸佞小人,手段殘酷,不當與之為伍,他若死在王敦手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趙含章:「我今日若從他人所言,申堂兄才是最該害怕的人。我不知元立是奸佞,我只知他忠心耿耿,於我有大用,於國有大功,還請申堂兄幫我救下他。」
趙申心中一突,瞬間明白過來,如果趙含章今日會因為別人說元立是奸佞就放任他死在敵營不救,那有一日,她就能夠因為別人說趙氏的壞話而對趙氏的困境無動於衷,甚至推波助瀾。
趙申深吸一口氣,拱手道:「末將領命,定拼力救回元將軍。」
趙申點好兵馬從洛陽經豫州南下,而祖逖也帶一部大軍經兗州南下徐州,最後雙方在徐州、豫州和揚州的交界處匯合。
趙駒、趙銘和米策等人也都動起來,趙銘負責糧草後勤,米策則領著豫州的大軍南下聽命。
祖逖也是第一次指揮這麼多的人馬,負責這麼大的戰役,但趙駒和米策都是老將,趙申的經驗少,但人機靈聰明,他的軍事能力並不弱於趙駒和米策,王儀風也能獨立指揮荊州作戰,合作效率特別高。
最主要的是,趙含章絕對信任祖逖,糧草給足,就連軍備也是能給就給,全軍上下一心,這麼多年了,祖逖就沒打過這麼富裕,這麼舒心的一場仗。
他忍著熱淚,悄悄和部將左敏道:「我實在沒想到大將軍會如此信任我,我若不把江南打下來,便用性命回報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