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又從朝中挑選了不少官員去江南。
江南的捷報不斷傳來,跟著王敦造反的郡守、縣令等各級官員殞命的不少,便是不死,趙含章也不會容他們再留在江南,這些地方都可以換上新的郡守和縣令。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魚肉鄉里,貪贓枉法,名聲已經壞得她都聽到的官員也被一一問罪替換。
比如吳興郡郡守陸靜,他是陸元堂弟,名字有個靜字,人卻一點兒也不好靜啊。
他就是撐在吳興郡上空的一把巨大黑傘,只要討好了他,豪強權貴不管在吳興郡做什麼都被他庇護。
琅琊王幾次想要替換掉他都沒成功。
陸靜愛珍珠,海珍珠在海里很深的地方,他就強迫漁民,每一里都要上交一定數量的海珠,否則都要被刺字收監。
為了完成任務,每個村每年都要挑選出撈珠人下海撈海珠,下海的人都不長壽,不說死在海里的,有的人已經帶著蚌浮上來,過不了多時就七竅流血而亡。
趙含章知道這是壓強的原因,但在沿海一帶,漁民們認為這是冒犯了龍王。
認為是他們偷盜龍王的海珠,所以龍王給他們的懲罰。
為了逃避這項任務,不少漁民選擇背井離鄉成為流民,海邊的漁民不夠,任務就被攤牌到其他村落的村民身上,可以說在吳興郡是民怨沸騰。
琅琊王因此甚惡之,幾次想要問罪陸靜都被陸氏擋下。
這次,趙含章更直接,命周玘為吳興郡郡守之後,當即電報元立,讓他捉拿陸靜,當街斬殺以平民憤。
元立記仇得很,他剛脫身就投入到圍剿王敦的軍事行動中,即便他身上還有傷,但抬也要人抬去,王四娘勸都勸不住。
他探得王敦的家底都往東去了,想要繞過豫章郡南下,當即就帶一支大軍去追。
而此時,祖逖也率領大軍南下,和王四娘一起堵住了王敦向北和向東突圍的路,同時策應元立。
也就是說,此時敵我雙方的大軍一窩蜂的堵在武昌、宣城、新安、鄱陽和豫章五郡里。
元立和祖逖的大軍距離吳興郡最近,往東北去一些就是。
因此,元立收到電報後,當即點兵,和祖逖知會過後,他帶著五千人便進入了吳興郡。
他派人提前給陸靜報信,「就說大軍糧草有缺,我來籌措糧草,想要見一見吳興郡郡守。」
令兵領命而去。
陸靜沒有任何防備的就來見元立,陸氏派了陸元上洛陽,沿途回饋的信息還不錯,趙含章比琅琊王對他們更寬容,也更看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