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模式下,那种自己家里有地还需要交税的农民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农民要么已经不
是农民了,要么就是不用交税,可商人不同,南楚只抓了大头,小头还是放在小商贩手中,随
着老百姓手头越来越宽裕,经商也成了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再加上南楚对经商的限制少了很
多,子孙后代也不会因为经商的身份不能参加官员选拔的考试,陆陆续续的也有不少人开始自
己经商,中安党很多士族和商人就是看中了南楚越来越开放的经商环境,将各自手头的银两都
投了进来。
不出意外,这些人投入的每一两银子都给他们挣来了最少十两银子,尝到甜头之后,中安
党人开始想方设法的多捞钱,越多越好,毕竟开设书院也好,走动关系也罢,就是某个闲差也
要不少银子开路,手里有银子了,做事情的时候才不会总是束手束脚。
中安党人自从沉迷到挣钱里面去,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够挣钱什么事情他们都做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他么发现,想要挣大钱还是要从官员入手,要从税收入手,南楚定下
的商税太高了,大楚的时候商税是三十税一,挣三十两银子只需要支付一两银子的赋税,可南
楚是十税三,挣十两银子要缴纳三两银子的赋税,如果是从海外弄回来的东西,赋税甚至达到
了十税六,这让中安党人很不能接受,如果税收恢复到大楚时的三十税一,那他们拿到手的利
润不知道能翻多少倍,怎么想都觉得现在交的税太多了,多的他们自己挣不到什么钱了。
王勇也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到处去游说,给出不少条件,比如分银子什么的,价码也不低
,只不过王勇这人习惯了捞钱,所有给出去的条件都被他刮了一层,明明中安党给他说的是有
愿意做的分大头给对方,自己留小头,比如得了十两银子,给对方送七两自己留三两,王勇嘴
上答得好好的,回过头人家自己把所有的银子都给扒拉到自己怀里,碰上跟他较真的,他就扔
几个过去,反正是达不到标准的,这让南边三个府城很多想要投靠王勇的人熄了心思,他们不
傻,相反,能够在南边十六国中脱颖而出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都是能不招惹就不要
招惹的。
王勇发现有人在他背后告他小状,给他穿小鞋的时候,已经晚了,上面的官员已经发现了
王勇使用的那些小伎俩,不仅仅在熊若杉要免去他的职务时给他说好话,反而摆出一副巴不得
跟你划清界限的样子,尤其是在王勇因为眼中的渎职行为被判入狱之后,那些之前的同僚唯恐
避之不及,信件曝光带来的后果是非常眼中的,这群流寇折腾完了就跑,人根本没抓到,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