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地圖,衛青若有所思。
之前,他可是和陛下商議的要打下來河套的啊。
巧的是,後世也是這麼想的。
開了全局地圖還打防守反擊,這不是有病嗎?看,對面那片養馬的草場多好,還有那麼多牛羊,不去摸下來,那多虧~
想到一處的雙方一拍即合,衛青當即上演了外甥的絕技,九天奔襲千里,繞道反端對方老巢,一舉奪下河套平原,將匈奴右賢王連同一眾小王全部俘虜,斬殺剩餘兵力七千餘人,收攬整個河套數百萬牛羊馬牲畜,順帶斷了進攻境內的匈奴大軍的後路,前後夾擊,殺、俘虜三萬餘眾,重創匈奴,凱旋而歸!
--------------------
作者有話要說:
嗶嗶一點最近新查到的資料,不全,不全,不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實現在有一個概念就是,古代很多技藝是失傳,無法複製的,這個就怎麼說呢,沒有完全說清楚原因,並不是不能複製,是複製的成本太高且沒有市場化回本,所以沒人複製,也就沒人會,所以歸類於『失傳』。
和美國登月考古有那麼點相似吧。
其次還有的原因是,有一些材料是現在沒有了,或者說有也不允許複製,比如點翠,還有一些青銅器之類的,尋找合適的礦石和保持恰到好處的雜質對現在的確比較困難。
剩下的還有一些真正的『技術』失傳,同時兼顧了以上兩者,一方面是我們無法完全複製當年的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而且也沒有完全複製的必要,沒市場,復原出來東西只能往奢侈品走,但國內的奢侈品市場……額。
至於有沒有可能為現代科技提供幫助,這怎麼說呢,我個人感覺是很少的,大部分不能,因為它們失傳本身就是因為落後被淘汰掉的,就像現代媒體炒作古代名刀劍可以吹毛斷髮、削鐵如泥——但現代只要是優質刀同樣有這個能力啊,甚至品質更高,真要拿頂尖工藝相比,現代的工具機刀具鋼連低碳鋼都能切削,比起來就是欺負人。
甚至,現在的簪娘們手握現代工業化材料,做出來的很多髮簪不比古代的那些精品國寶差。
還有一個關於基礎科學的,作者是學渣我先說,目前查到的並不是基礎科學百年沒有進步,還是有新理論不斷提出的:
牛頓搭好力學框架後,狄拉克進一步推進,將其和電磁學聯繫一起,1928年有了QED ,在新框架下兼容了狹義相對論,並促成了物理學中"場"概念的現代化。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的提出後,楊振寧等人繼續發展,1967年溫伯格新提出了弱相互作用力和電磁力的統一理論。70年代則誕生了強、弱、電的大統一理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