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上層人士的行為永遠是中下層人士的風向標,連皇室都開始學這些,他們又怎麼不會跟著學呢?
尤其是唐時的國子監除了四書五經之外,也有律、算二道,加入化學和物理,也不過是時間的事情。
而有了網線,外置大腦終於上線的葉圖南噼里啪啦一陣搜索,把這幾個名字和代表含義找出來的她,也模模糊糊感受到了這裡面的交鋒:
「我怎麼感覺,這是唐太宗在給他們家留後路呢?」
國內地域遼闊,只能集權,一旦掌權人昏庸,社會將瞬間急轉直下,民智若開,也很難再轉回去,王朝覆滅在所難免,每逢王朝更替,皇室必然會經歷一波大清理,要是直接換成社會國家,那末代的皇室指不定要被吊死多少人。
可新時代需要技術人才,只要在這方面培養的好,總能讓一部分偏遠的皇室成員在未來很好的生存下去。
「有可能。」劉姐推了推眼睛:「說不定還可以限制一下有可能出現的皇室爭鬥,算一箭三雕了。」
不止是現代對於崇學館多有猜測,唐代各位重臣對皇帝做的這麼個決策也是各種猜疑。
和後世感受到李世民『真性情』,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自信大方的人物形象不同,本朝人對於皇帝的感覺,其實是四個字。
高深莫測。
這種感覺來源於李世民的所能所為,誰能想像一個年輕人十八歲起兵,四年打下這麼大的江山還在逐步坐穩,其本人對降將更是用之不疑,這太違反大家的認知了!
從南北朝乃至隋時,不斷的王朝更替和毫無底線的戰爭,使得人們全都表現出利益至上的一面,皇帝更是如此,冷血、殘酷,刻薄寡恩,這樣的面孔已經持續太久,哪怕再有天幕講述的歷史驗證,人們終究還是會懷疑這是不是作秀,是不是春秋筆法。
可當大家真的在李世民手下做臣子的時候,便會發現,他每一步就是在打破大家的固有認知,他沒有作秀,更沒有春秋筆法,而是真的有這個實力和胸襟——
這自然會給人一種,你怎麼能這麼做,做了之後竟然還能成的不可思議感。
認知和情緒的不斷加深,自然會讓大家對皇帝產生崇拜和拔高。
而天幕,它最初還只是大家窺視後世一角的工具,彼時它會造成影響,不過還在群臣的控制範圍內,但當皇帝們主動聯繫上了無才,事情就越發的麻煩了。
所有人都知道前路將要往初級的蒸汽時代走,可面對帝制消亡,家天下消失的未來,大量的人都處於迷茫的狀態,除了少部分人對此極為抗拒,更多的人是等著看陛下的態度。
到底是前進還是後退?前進要進到什麼程度,後退又要退到什麼程度?
當李世民確定要建崇學館後,各方人馬這才終於動了起來。
有上奏反駁不合聖人學的,有吹噓皇族子弟學這個就是好,但太子還是不用學了吧的,亦有要求國子監也要加入這些課程,順便開女科的,還有人對官家女眷上學表示質疑,覺著不符合男女大防,要把女眷去掉等等觀點互相衝突,差點沒在朝堂上打起來。
李世民看著大眾的意見,或是調中,或是堅定底線,硬是將崇學館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