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能過冬的麥產量如何?好不好種?種起來有沒有旁的要求?在山陽郡種起來可會水土不服?」
一連串的問題直接向韓盈涌了過來,她也沒慌,直接回道:
「去年兄長曾送過來些,宛安已經種了,今年本應該收穫來著,可惜這雨一下,收成也沒高到哪裡去,不過按照之前的長勢,產量和夏麥差不了多少,就是我這邊糧種也不多,也就是種百畝地的份,想要拿此糧減少青荒,還得請郡里向長安呈奏書,再從它郡調來。」
「糧種所需不多,調是能調,可能不能送進來,到農人手裡他們是種地里還是直接吃了才是大問題啊。」
「不止,這能過冬的糧食誰都沒種過,要是那裡伺候的不對,最後沒結多少糧出來,那才叫麻煩呢。」
「都快餓死人了,有糧總比沒有好,若是實在沒有力氣,直接把種子撒出去不管,看老天賞多少飯吃也是個辦法。」
「這倒也是,反正等幾個月肯定要空出不少荒地,就是沒經驗這點實在是要命,兩季糧跟的這麼近,若是種不出多少量,又耗費多了地力,那……」
對於農耕國家來說,農業是一切的基礎,大部分人在種地上都有經驗,尤其是對於國家基層的縣來說,官吏們或許在種地上比不過老農,可該怎麼種上就沒有幾個不會的,韓盈一說新糧種,大家便紛紛就此事商討起來,其中的最大的爭議點之一,便在這能過冬的麥他們沒種過上。
這倒不是說他們反對冬糧,實際上如果可以,大家恨不得直接把冬糧運過來快點種上,但種地這件事情,想要收成,那就絕不能只將種子撒地里不管,而一但轉向精耕細作,無數影響糧食產量的問題便來了,它並不是籠統的氣候特點,而是更加複雜,精細化的東西。
比如地形、土壤、水文、降水、溫度、風、病蟲害等等,而這些東西,並不是在地圖上經緯線跨越過個十度以上才能看出明顯的差別,事實上,有些時候相隔一縣之地,種地時間和方法就有了極大的差別。
如何用更適應本地的方式種一種作物,來獲得更高的糧食產量,是需要長期實戰經驗累積的,冬麥大家從未種過,這自然會生出遲疑,而種地是個需要思考投入產出比的行為,他們要是沒有質疑和思考、衡量利弊,韓盈更要擔憂他們還能不能行了。
冬麥的情況,和韓盈覺著農書能讓漢武帝增加對江淮諸郡的重視上是一個邏輯,這份農業經驗是基於宛安氣候和水土總結出來的,能夠最快推廣,不需要太多調整就合適而且有極好效果的,一定是山陽郡,而後是其它幾個相鄰的郡、乃至整個江淮,這個過程中,農書的實用性是逐漸下降的。
而若是放到更遠的郡,那只能挑選農書的部分經驗拿來學習,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果漢武帝想要糧食產量最大化,他肯定要考慮要怎麼集中國家資源解決黃河決堤,向各郡救災。
面前的各縣上計吏們還在商談著冬麥要怎麼種,時不時的就像韓盈詢問幾句種植細節,韓盈也細細的回答,眾人從種麥商議到麥怎麼運進來再到怎麼保證種到地里,不被餓瘋的農人挖出來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