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麼說,馬苑只是單獨負責一小塊地,真想要往實權部門調,那在地方上,也只是曹級,最多也就是管所有人的功曹,熬一熬,或者是運氣好,能升至郡丞,最後再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才能做郡守,魏裳這簡直是一步登天了!
可再怎麼說,那是什麼都沒有建的空城,而且還是在北方艱苦之地。
即便是在有一定科技輔助的現代,北大荒開成北大倉的前期,仍舊艱苦到了極致,而在古代,開荒的難度更加駭人,甚至可以篤定的說,必然要活生生累死無數的人,而過去主持這一切的魏裳即便不用承擔下地耕種,親自牧馬放羊的辛苦,可統籌管理這些人的難度,勞累,仍舊是極為可怕。
而且,一座城池的建立,根本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到的,更不要遷民安置……這幾乎可以說十年起步,上不封頂的繁雜辛勞,想一想,瞬間讓人頭皮發麻啊!
升職的好處和需要付出的辛勞一對沖,大家的情緒實在是有些複雜,說升職好,接下來太苦,說苦,升職給的又實在是高,大家面面相覷了好一會兒,見魏裳如此高興,總算是確定下來自己應該恭喜,至於要不要表態跟著魏裳同去邊疆,那還得好好再想一想才行。
郡守有徵辟屬臣的權力,俸祿也可以開的高一些,但身處於國都上班和跑到邊疆最遠處上班的區別,完全不是一兩百石的俸祿能夠抹平的,清楚這點的魏裳沒有對這些下屬提及要不要帶著他們去,而是在升調下來之後,先去了一趟丞相府。
針對外敵,國家一般有兩種辦法守衛,一是依靠天險,也就是險峻的山川和寬闊的河流不易通過的特點,只在關鍵處設防,用極少的兵力,就可以防守住敵人的入侵,其次是建造長城,人為的截斷後勤。
只是,既然是人為,那阻礙必然偏弱,還需要有人駐守,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兵力。
糟糕的是,漢國國都位置和匈奴之間並沒有什麼天險,所以只能依靠長城和邊疆要塞守衛,而由於政治,經濟,以及戰略意義等諸多原因,定都的長安,在地理上也沒有足夠的縱深,這導致一旦長城攻破,機動優勢極強的匈奴,瞬間就可以威脅到長安。
而此次奪回的陰山以南的河谷地帶,一旦修建好長城,便能夠作為防禦匈奴人的新防線,並增加了漢國上千里長的縱深,匈奴人很難再從西北方向對長安發起威脅,對國家戰略意義簡直重要到了極致,那些高官達貴嫌苦不想去是真的,在物資的配備和人員上,絕對不會虧她半點!
果然,等魏裳一到,就有人熱情的迎接上來,調備的糧食,工具,徵調匠人,役夫,幹活的囚徒,配備的官吏,準備遷過去的百姓,甚至連秦時所築的長城位圖都拿了出來!
魏裳也不客氣,又索要了大量的物資,以及給自己未來的百姓繼續索要各種政策上的優惠,最後甚至要到這些官吏躲著她走,也是件奇事兒了。
不過躲歸躲,事兒還是要辦的,知道她行為的諸位列卿、丞相乃至皇帝也都沒有生氣,甚至還大方的儘量滿足她的需求。
要東西才是想長久建設好朔方郡的打算,她要是什麼都不要,反倒是讓人覺得不行,誰知道是不是她想以損耗民力的代價,快速修完城就找各種機會回來,留給下一任個爛攤子呢。
而除了要東西外,魏裳還做了另外一件小事兒。
她上書皇帝,給自己獨女求了一個太學生的名額。
一個才六歲大的孩子,讓她在冬日跟著趕路上千餘里,再從邊疆什麼都沒有的苦寒之地乾熬,太苦不說,夭折的風險也太大了,還不如留在長安更好一些。
這件事只是一個母親在現有條件下,做出的最好選擇,但就是有部分人將其認成了人質,畢竟對於只有這麼一個女兒的魏裳來說,這作為把柄效果實在是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