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又有人提出了一句,“你們說月明大家寫這篇故事的用意是什麼?他最後的那句你本無錯是對誰說的?”
這部篇作品的風格跟月明以往非常不同。雖然帶著陰差陽錯的巧合與神異色彩,但行文風格,和場景的塑造,都極具壓抑沉重的氛圍感。那種憋悶窒息,仿佛能透過文字,將他們一同淹沒。
與以前作品的風格形成強烈對比,讓人不禁心生好奇。
“用意我不知道,但對誰說的還不簡單,自然是對跟劉娘子一樣的人。”有人嘆息著。
.
許乘月在構思這篇文章時,塑造了墨墨這樣一個人物,一方面是加重了命運的悲劇感,天真無邪的孩童與將迎來的毀滅,最大程度地激發人心中的不忍與憐惜。
另一個方面,通過他們二人的母子情,讓讀者共情。
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在網際網路時代,大家在網上看到一個陌生人離世,最多也就說上一句“走好”,心中其實沒多大感觸。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到的是有人因為親人的離世悲痛不已,網友就會共情,評論中也是真情實感的安慰,並寫出自己的經歷,敏感一些的還會淚灑當場。
明明前者也有親人會悲痛。
當然這些都是添頭,作為豐富和完善劇情的輔助。
最重要的還是女主劉婉——一個完美符合封建社會對女性品德要求的婦人,她賢良淑德、溫婉、守貞,這篇故事展現的是她悲慘的一生。
這是與她以往的小說相比而言最大的不同,劉婉沒有反抗之心,溫順刻在了她的骨子裡。
從她去尋丈夫的那一刻,就註定了結局。
其實在設計劇情時,許乘月有考慮過,最開始將事情的真相通過上帝視角揭露出來,讓讀者在看到女主受虐時,期待真相大白,夫妻二人解開誤會。
然而情節的發展卻與他們預想的背道而馳。
相當於是一個引發期待,打破期待的過程。
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通過女主的視角推進劇情的發展。
第一世結束之後,女主重生,在讀者以為事情會向好的方向發展時,揭開鮮血淋漓的真相。
這樣的再□□轉,才能達到她想要的衝擊力。
事實也跟她所想的相同,證明她的判斷沒出錯。
她該慶幸的是,這個時代好歹對女性有一定的自由度,不會因為她們遭遇了不好的事,就覺得她們該死。
大部分人都對沉塘的事表示深惡痛絕,也有少部分人說她危言聳聽,故意引起恐慌。
.
大明宮光順門外,擺放著登聞鼓,左監門衛戍衛在此處。
一女子策馬而來,在此處停住。
她掃了一眼,確定自己沒走錯,翻身下馬朝登聞鼓走去。
跟隨她一路跑過來的僕人們氣喘吁吁,“小娘子,千萬別敲,郎君和娘子都氣得不輕,您要是敲了,那就沒法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