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沒有煤炭耐燒,但比木柴強得多,還可以利用現有收集好的木柴來實驗。
回到洞穴中烤會火暖暖身,趙飛宇先把小樹砍成柴火放好,就去拿了兩個籮筐,一個裝擴充洞穴挖出來的土,一個裝砍好的木柴,在附近找個空地搭建碳窖。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農村奶奶家,村里就有個磚建的碳窖,建國前修建而成,村里李姓的大爺年輕時候就靠一手燒碳的技術聞名村內外。後來工業制碳,大爺也被迫失業轉行賣紅薯去了,只偶爾燒一些自家用。
趙飛宇小時候躲貓貓去碳窖里呆過,也親眼看見過燒碳的全過程。雖然久遠,但還依稀記得一些的細節,比如要有一個點火口和一個排煙口,燒到合適的時機要把所有口都封死。
再按照書上所說的,木炭就是木頭不完全燃燒的產物。趙飛宇覺得燒制出木炭的機率還是很大的,希望這不是他的錯覺。
最簡易的辦法讓木頭不完全燃燒,就是木頭露天燒著燒著,澆一盆水或者蓋一盆土上去,成碳率極低。最好的辦法,則是建立一個用磚砌成的碳窖,但難度較大。
趙飛宇折中考慮,準備實驗性質的搭一次性小型碳窖。先取三根長的木棍插進土裡,圍著這三根木棍放置柴火,搭出三個三角形的木柴堆。
接著趙飛宇把濕泥土糊上去,頂部留下一個煙道,底部留下一個點火口。等泥土幹了,就從進火口點火。
三個一次性小土窖,趙飛宇在不同的時間進行了封窖。但最後冷卻打開時,三個都燒得很失敗,不僅大部分木頭都完全燃燒了,還里外不均勻。
趙飛宇疑惑:「難道是濕土把木材也弄濕了,造成的燃燒不均勻?」
於是第二次嘗試時,他搭好木頭,又鋪了一層乾草在上面,才糊的泥巴。中途有個土窖因為燒制出現了裂縫,他怕氧氣進入還趕緊拿土把縫給補上。
三個土窖頂部冒出縷縷輕煙,畫面詭異的讓趙飛宇想到一個詞——墳頭冒煙……
而且煙的顏色還不一樣,一會冒藍煙,一會冒青煙,一會又是無色的。趙飛宇在煙霧顏色不同的狀態,各封了一個窖。
這次依舊不盡人意,但青煙時封窖,燒製成功的木炭卻是最多的,可見祖墳冒青煙說明風水好要發財,呸,土窖冒青煙說明木頭進行了不完全燃燒。
第三次嘗試,趙飛宇在「祖墳」剛冒青煙時,「祖墳」青煙冒得正好時,「祖墳」青煙冒完開始冒無色煙時分別封了窖。
這次勉勉強強,最後一窖產出的木炭最多,可是底部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燒過頭了,木炭發軟易斷,頂部則是還沒燒成。
燒制木炭真是個技術活,趙飛宇頭禿。現在的成果並不讓他滿意,這樣的成功率和木炭質量,還不如直接燒木柴划算。
楚鷹最近熱衷於狩獵,捕了一頭狍子後,他又去抓了只野豬。回來就看到洞穴外面的雌性在做奇奇怪怪的事情,堆了九個土堆也不知道在幹什麼。
他把野豬往冰櫃旁邊一扔,就來找趙飛宇「入庫」。
楚鷹言簡意賅:「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