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的火爐,風箱,葫蘆形壓力鍋,麻袋,這就組成了最最老式的手搖爆米花機。
把黑漆漆的葫蘆形壓力鍋架在火爐上,年邁的老師傅一邊轉動著壓力鍋,一邊拉著風箱,不大會隨著「砰」一巨響,白煙升起,熱乎乎的米花就裝滿了大半個麻袋,香噴噴的米花香氣四溢,最是得小孩子的喜歡。
一點點的大米、玉米就能爆出不少米花來,這時候大家也不講究放糖,奶油之類,一鍋也花不上幾個錢,實在不行了還可以多舀點米來抵工錢也行。
爆米花的師傅一旦坐下接單了,往往一待半天都挪不了地,尤其趕上年底,左鄰右舍呼朋喚友家裡有剩餘的多多少少都會爆上一點。
難得碰上,林芳索性一次性多爆了些,米花可以單吃,還可以找師娘一起折騰米花糖出來,自己吃送人倒是都合適。
拿清水和白糖小火慢慢熬成糖稀,把大米花,玉米花摻進去,均勻裹上糖稀,倒進盒子裡拿擀麵杖壓平,等涼了,一塊一塊切成巴掌大小塊即可。
林芳寄了不少給林小弟,送了一些,剩餘的大部分都讓師娘給林芳裝上了,說是讓林芳帶回林家,多少也算個禮物。
等林芳
一路輾轉到家,林家早就開始緊鑼密鼓的在籌備婚禮了。
「選什麼日子不好,偏偏選到大年初二!」 搬箱子拆東西的林大嫂在旁邊小聲點咕噥著,林慧正是得寵,林大嫂也只敢小聲埋怨連面上都不敢帶出什麼。
這邊的習俗大年初二正是出嫁的閨女回娘家的日子,林慧婚期這麼一定,林大嫂是鐵定那天回不了娘家了。
按理來說不該訂在那天的,太忙時間也不合適,可隨讓浪漫的男女主非要集齊中外兩大情侶節呢,七夕訂婚,情人節結婚,今年的大年初二正是西方二月十四的情人節啊。
「小芳來,把這塊緞子給你堂嫂遞過去!」 林母高聲喊了一聲,把幾塊流光溢彩的緞子小心捧了出來,不忘囑咐道 「小心著點。」
「哎呦,這緞子多好看?」 林大嫂小心翼翼的摸了兩把,不住讚嘆道。
這些東西並著聘禮送來當天,林母就給鎖起來了,林大嫂也是今天才觸摸到。
本地的習俗是出嫁的姑娘家裡要備上八條棉被,厚重從一斤到八斤不等,足足可以讓新嫁娘蓋上二十年之久。
村里人日子艱難,往往能準備兩床厚厚的被褥已是勉強,更不要說還講究被面用料了。
城裡倒會講究一些,論紅男綠女,被面也不拘於龍鳳呈祥的大紅緞面,偶爾也有花開富貴的墨綠緞面,鴛鴦戲水的桃紅緞面,百子千孫的粉紅緞面等,這都是有錢也難買的貴重稀罕物,全是顧家提前備好送來的,有象徵著前程錦繡的錦緞,也有白頭偕老的棉布內襯。
有緞面有內里,林家找親朋好友硬是東拼西湊了四十多斤的新棉花,找了村里全福的婦人一點一點幫忙縫製著,這找人也要講究,必須要父母雙全,公婆尚在,配偶恩愛,子女健康的全福婦人,其餘連新嫁娘的母親都不能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