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2 / 2)

若何这会儿才警醒过来。不错,当年所有的事件亲历者都回到了京城,而他们的下一代也成长到当年那几人的年纪了,事情的节点或许就在这里,当所有人就位之后,再一次上演当年被戛然而止的那场大戏的后半场。

傅子寒将自己关在新庄足有小半月没出来跟人见面。他最近很忙,忙着编纂那本《声律启蒙》,还有他默写出来的《三字经》、《千字文》等等。

其实本朝也有《三字经》跟《千字文》,但是大宴虽然不禁止从平民中选拔人才,到底平民接触的书册还是少了些。

在城镇中,孩子们启蒙多用的《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都是读完前两本之后,夫子觉得你是个读书的料,才会让你继续学习。所以三、百、千的普及率并不算高。

还有些家族族学,他们连三字经都不学,一来就是百家姓,而后就开始正常的读书。所以别看着他们似乎读的书很高大上,但实际这部分的孩子是被揠苗助长了的,读到蒙学的阶段就相当的痛苦,成材率不高,只是优秀率稍微强一点。

傅子寒关门闭户埋头默书的根本缘由是他已经察觉到“京城居,大不易”了,这家伙想要找机会跑路。

跑路不代表要丢下所有的一切,毕竟傅家的根基还在这里,他不仅要给儿子留退路,还得给女儿留门脸。

所以傅子寒都想好了,他要利用每五年一次的天下书院大比的机会,出京去浪!

明年春天之后,大比就要开始了,一年的时间可以给自己造势,然后后年春闱之后就是一决胜负的时间。

傅子寒对最后的名次名声什么的并不看重,他只是想要离开京城而已。这是他对危险即将来临的直觉!

他现在还没想好是往凉州走,还是往闽南去。

同县那边暂不能待,离京城太近,而且隶属中原就容易被规矩束缚。凉州和闽南都在边关,民风彪悍且自由,虽危险性要大一些,但是只要不生战乱,那些恶徒对夫子还算是友好的。

并且最重要的是,柳夫人都到了京城,看得出对静姝并无不满意的地方,等明年大比完,博立差不多也可以来下聘了,到时候流程走快一点,小两口就能远离这边,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去。

傅子寒有了计划,就一门心思干劲儿十足的着手准备着。

别人问起他为何成天不出门,他就说在默书,其他人总不能说你别弄了对吧?这样既可以避开旁人的拉拢,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应对,计划简直完美!

他弄这些书册,除了自用之外,给童胖子和博立那里也送了一份过去。

蒙书两人都能弄到,可如此系统循序渐进的书册,傅子寒这个专家弄出来的,总比那些为了糊口才勉强充当夫子的人弄的要强。

傅静姝自父亲那里拿到三字经之后,只觉得读来朗朗上口,因此没事儿的时候,总喜欢给弟弟妹妹读上一段。

两个弟弟里面,小弟弟记忆力最强,而且喜欢听姐姐读书。一旦静姝开始给他们读书,这孩子就会乖乖的坐在静姝身边,大大的眼睛看着她,小.嘴巴跟着一动一动的,虽然说不出有意义的字音来,可咿呀呀的总像是在跟着姐姐读书一般。

另一个弟弟就调皮得多,根本坐不住,听一会儿就想起来去玩,连带小丫头也摇摇晃晃的跟着爬开去。

方夫人来过几次,见到三少爷的小模样,喜欢得不得了,她直接让傅子寒给她了一套“三百千”,说是给未来的孙子准备的。

除开三百千和声律启蒙外,傅子寒还打算默出《增广贤文》和《幼学琼林》这两本儿童启蒙书籍。

他那个时候就有句老话是在说这两本书的:学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但是《增广贤文》跟《幼学琼林》都是他那个世界明朝才成型的书册,这会儿大宴朝虽然有类似的,可没有成系统,零散都不说了,很多东西还相互矛盾。所以傅子寒除了默写这两本书之外,还得根据现实的情况对这两本书上的典故跟道理进行筛选增减,这个工程很不简单,傅子寒都觉得在明年大比之前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不管如何,他现在开始弄,只要有了一定的成果,他就能向圣人和老师交差了。

三百千只是修订,到腊月之前就全部完稿。

傅子寒将之送到了老师那里请求文老先生掌眼审核,连同三百千送过去的还有他弄了一卷出来的《幼学琼林》。

《幼学》的第一卷 是关于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从“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起,至“自古英雄,难以枚举;欲详将略,须读武经”止。利用真实的典籍典故,将要讲述的内容十分贴切具体的表达出来。让孩子们能很清楚明白的理解这个世界乃至社会的构成。

除了文章内容,傅子寒还对里面出现的一些少见的名词和现象,还有具体的事例进行了批注解释。这样一来,就不会发生因为理解的缘故,读者跟作者之间出现认知偏差。

当然,他自觉不是圣贤,肯定有不服众的地方,这就需要更有名气地位的大儒进行修正和注解了。

对傅子寒来说,自己的老师就是当仁不让的注解者!

而文先生在收到这份手稿的时候,整个人差点没坐住。若非太过紧张这薄薄的一册书稿,他差点就要拍案而起,逼着傅子寒赶紧把后面的内容写出来。

第116章 开了先河

之前就说过, 这种启蒙书册不是没有, 但是绝对没有这么系统。

世家大族还好点,他们传承久远,族内有不少文人, 流传下来的书册典籍简繁难易都有,加上还有举人进士等教导族内子弟, 在作诗写文说话方面都有人可以求教。

但是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能系统的学完三百千都算好的,教导常识和说话的书籍根本就没有,所以《幼学》一出来,终身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文老先生就察觉到这本书的可贵之处。

傅子寒面对老师的询问, 不敢说是他自个儿的功劳, 将之归结在自己游走在外的那十几年的时间里,参考了诸多夫子的教学,再加上已故老丈人的见识,最后经过自己的总结加工才弄出来这么一本书。

在这本书的扉页,他做序的时候就将这本书的来历做了如上解释。他自己的名字只挂在编纂人的后面,而且校正也是打的老师的招牌。

文老先生很认真的读了第一卷 , 并在傅子寒的批注下面加上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完了之后, 还直接将原稿让文昀抄写了两遍,送到太傅和国子监祭酒那里请斧正。

而柳老太爷那儿是让傅子寒亲自送去的。毕竟他跟柳家结亲, 再不喜欢柳老太爷的做事态度,该有的礼貌还得有, 这书只能由傅子寒送过去,才是对柳老太爷的尊重。

柳家的书房里,柳老太爷看书的速度比文先生要快,而且关注点也不同。

“子寒是想借这本书参加明年的书院大比?”

傅子寒都愣住了,他没告诉过任何人自己的想法,连文老先生都不知道他想要参加书院大比,可柳老太爷怎么一看他编的书就能猜中?果然醉心仕途跟单纯做学问的就是不一样。

“是不是很好奇?”柳老太爷捋胡须,斜睨了傅子寒一眼,满意的看着他傻愣的模样,“你老师那人就是太死板,他自个儿做学问有了名声,就觉得所有人都该跟他一样,安安静静的做学问就好。但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还有家人后代也要照顾,这清贵是清贵的,吃不饱穿不暖的,谁还能安心去做学问?”

他跟文老先生就是观点太不相同,而且柳老太爷觉得文老先生这人自己安贫乐道就行了,为嘛非要其他人和他一样?当年两人闹得鸡犬不宁,就是为了某位两人都看好的苗子,想要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结果弄到后来,那人没抗得过两老,反倒先去了。为了这事儿,外加其他的各种纠葛,文老先生每次看到柳老太爷就想发飙。

柳老太爷其实也承认自己有些功利,但是他的想法是,你享受了就得有相应的付出,没有理由让别人承担你该付出的而你坐享名利,是以他在身居高位后,往家族里也划拉了不少资源,得罪和打压了不少不远跟他同流的年轻人。

</div>

</div>

最新小说: 买来的夫郎哭唧唧 师尊靠修罗场飞升 邪帝追妻:腹黑相公AA制 娘娘她真的不想宫斗 农家小福女:带着空间去逃荒 女皇升职记 本宫不死,汝等终是妃子 农家凶悍后娘,带着崽崽狂致富 极品驯兽师:扑倒妖孽国师 锦绣嫡女:毒医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