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除了背诵原文以外,还有译注,沈穆则会为他讲学,解释含义。
赞元刚想说什么,看到沈穆注视孙子的严厉视线,又默默咽了回去。他总觉得,沈穆的释义过于死板了,只抓住后人的注解,反而忽略了圣人本意。但他本不该知道,也不能说什么的。
过了一会,外头突然传来脚步声,七嘴八舌的粗犷声音也越来越大,盖过了祖孙俩的对话声,是准备出门的猎户。
“皇帝老子算什么,还不是被打得屁滚尿流,乖乖滚到南边去了?”
“打仗都不敢,鲜卑人来了屁都不敢放,真是个孬种。”
“嘻,邓爷爷都被他赶跑啦,朝廷只剩一帮穷酸啦,太子爷都殉城了,你说还打的什么仗!不如早些向张大王投降,我们还能回去打鲜卑奴!”
赞元越听,拳头捏的越紧,额头的青筋暴起,一副要将人生吃活剥的模样。
“闭嘴!”先一步开口的是沈穆,沈穆推门,甩袖而出,怒气冲冲,“你们说的这是什么浑话!怎么还编排起圣上了!”
“沈君。”猎户们只是自己随口抱怨,不想被沈穆听在耳里,也都讪讪。“沈君见怪,俺们胡乱说几句浑话,不当什么。”
沈穆发了通脾气,也无心再考校孙儿,转身去与儿子们说话了。赞元怔怔站了半天,怒气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无力感。
“那些人说的,是真的吗?”他小声问。
沈瑜惊讶地看向他,耳边是祖父刚才的斥责,眼前的却是泥泞中前行的人们。迟疑了一会,他说:“不是。”
赞元小声松了口气,骂道:“张继才这个叛徒!”
沈瑜想了一会,又说:“我曾听祖父说,张继才虽是乱臣贼子,但他没有与鲜卑勾结,总算不全是一肚子狼心狗肺。”
张继才是汴州刺史,奉命抵抗鲜卑。可是宣庆帝喜欢吟诗作画,偏不喜欢金戈铁马。战功赫赫的邓先被他打发回山林,汴州军的军饷也发不下来。东西鲜卑合军南下,他慌了神,索性求和,向南凉国和代国称臣,缴纳二十年岁贡,换取鲜卑退军。听闻消息后,张继才一怒之下,就反了。
他自立国号为梁,迅速统一了河南道,又西进,打起了京城的主意。
送走鲜卑又迎来叛军,宣庆帝带着嫔妃大臣,仓皇难逃。只有年仅十七岁的太子还有几分骨气,留下守城,但兵力差距太大,太子不愿落入敌手受辱,没等张继才进城,放走了百姓,自缢身亡。
赞元的眼圈通红,不知是怒火还是伤心。
打猎的猎户回来了,带着为数不多的猎物。沈家人分到了一只兔子和一只山雀。这已经是难得的佳肴。来分猎物时一家姓鲁的猎户还在笑:“多亏小郎君做的弹弓,不费力气,稚童都能上手,什么石子都能做弓箭,打鸟雀也足够了。”
沈瑜自然只是笑。
山雀和兔子毛拔干净,去掉内脏,赞元以为他们会烤着吃,没想到沈瑜的母亲,宋氏熟练地用刀片成一片片滴血的红肉,分送给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