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沈穆俯身,双手呈上那枚玉佩。“这是……赞元赠予孙儿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发声时嗓子有些干涩。
沈穆接过丝帕包裹的玉佩,眼神专注地盯着看了一会,还点了烛火。那玉佩上刻的一双小鱼,被烛火一照,晶莹夺目,温润光滑,活灵活现。沈穆短短地倒吸一口气。“你还记得,来接他那个人么?”
“白净斯文,像是个读过书的,没有蓄须,个高。”沈瑜回忆了一会,又说:“行事有法度,但是态度又天然高人一等,是个大户管家吧?”
沈穆半阖眼帘,喃喃:“也算是一段机缘了……”声音减弱,几不可查。
“您说什么?”沈瑜没听清,又问了一遍。
“是个好东西,好好藏着,别让别人看见。”沈穆把玉佩还给了孙子。
沈瑜自然不需多叮嘱,“孙儿省的,怀璧其罪。”
沈穆欣慰地点头,儿子虽然不争气,冢孙却挑不出毛病。一欣慰,他就把打算提前说出了口:“等上京之后,就给你找个好先生。”
“上京?”沈瑜一愣,“难道京城已经收复了?”
“陛下已经迁都南京。”提到伤痛处,沈穆也难免感伤,但他老迈的声音很快变得铿锵有力,迸发出活力,“既然陛下在南京,我们一家就也要去京城。”
这决定似乎太过突然。一向被教导喜怒不形于色的沈瑜也有些诧异。“那,什么时候呢?”
“你,你爹,二叔三叔,都要念书,自然是去京城,才能找到更好的先生。自然是越快越好。”沈穆坚定地回答。
早在与冯远道见过一面后,沈穆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他不过一个举人,教儿子们粗粗读书也就罢了,以沈瑜的资质,再这样下去恐怕会耽误了他,还得为他择选名师,不至于重蹈自己与三个儿子的覆辙。
沈穆心中唏嘘,表面却未露丝毫。沈瑜却像是心有所感,避开了祖父的视线。
即使是决定了越快越好,真正动身却还是隔了一段时日。毕竟要重新出发还要打点行李、结束活计、积攒盘缠、告别乡邻等等。好在沈家人暂住不久,行李并没有多少。恰好渐渐入秋,天凉下来便于赶路。因着青壮做活计、还有赞元家人答谢,也有了些银钱,不至于像逃难一样匆忙窘迫了。
冯远道听闻他们一家要南下入京,不仅不计较自己一番好意落空,反而大力支持,为他们开了通行证,还赠了两个仆役供他们差使,临行前又劝勉一番。
沈瑜也坐进了马车里,掀开帘子张望外头沿路景致时,也不由会想起,不知去往何方的赞元,与曾经同路,却下落不明的流民们。
而被他惦记的赞元乘坐马车,一路投宿驿站,更换骏马,总算在半月后抵达南京。
南都曾为昔日封国都城,繁华如故,宫城虽比不上北方故都恢弘大气,却精致庄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