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是个大晴天。通过会试的一百二十七名贡士,换上崭新的淡青衣袍,由礼部派人□□授面圣礼仪,准备殿试。
眼看着到了最后的关头,沈瑜的内心愈发平和。
贡士们由会元带领,按照会试的名次进入,沈瑜是第三名,紧跟着前面两位。他与陈鸿鹏之前也相识,两人对视浅浅一笑,便别过视线,举止如常。
步入恢弘的谨身殿,所有贡士都屏住呼吸,微垂视线,按照太监的引导,站到指定位置,跪拜行礼。
沈瑜也不例外。只不过,他刚刚站定,就听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济南郡贡士沈瑜上前回话。”
作者有话要说:
出自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网上找不到原文,只有只言片语
第54章 第 54 章
那声音其实变了很多。不再是稚嫩的童音,没了那种时时刻刻防备的戾气。但不知为何,那种熟悉感挥之不去。
沈瑜知道,这命令只可能来自曾经的太子,如今的新皇,宣庆帝。他小步向前,躬身再拜。
“免礼,抬起头来回话。”主位上的声音再次传来。
沈瑜缓缓抬头。
谨身殿内的台阶上,站着十来个官员,大多数是绯红官袍,只有两个身穿深蓝长袍,一个他认得,是楚王,一个显然是另一位亲王豫王。
但他却只顾得看坐在正中金殿上那人,一时竟有些出神。
是……赞元?
赞元瘦了,不再是稚气未脱的包子脸,瓜子脸,尖下巴,眉目犀利。
昔日的无数个片段被串在一起,一时豁然开朗。他怎会没想到,能和楚王走在一起的,劳烦刺史传话、内侍亲迎的,还能是什么人?
周旷轻轻咳了一声,沈瑜立刻反应过来,低头请罪,“学生失礼,请陛下恕罪。”
他忘了,这是在谨身殿,庙堂之上,那人是如今的新帝,不再是拉着他的小胖子赞元了。
“是朕在想问题,一时失神了。不必多礼。”吴君翊的声音平和,把方才的事揭了过去。他说:“你会试的策问做得很好,朕看过了,你给诸位大人讲一讲吧。”
沈瑜恍惚片刻,便答道:“学生遵旨。”
他朝其余的官员行礼,楚王几不可察地冲他点了一下头。“臣对,臣尝闻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隆兴上下之神……”
他先复述了一遍自己的策论,语速不紧不慢,吐字清晰,娓娓道来。接着,他便承接自己文中的那股气势,引经据典讲了起来,紧扣着“务实”二字侃侃而谈。
讲了约有一刻钟,沈瑜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