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生存攻略 作者:小蜗牛跑得快.
再按文书确定,考核升降。
有地方偏远的,可酌情延期。五品一下则交由各州府吏房。
慑于吴君翊处理贾党雷厉风行的手段与继位四年来的政绩,朝廷上下一致称赞。
明宣四年是大比之年,吴君翊仍然亲自阅览会试文章,主持殿试。令他欣慰的是,三年间,科场时兴文风已经大变,大都是简洁雅致,或是气势雄浑的文字,而策论也颇有言之有物的意思。
这一年,依旧涌现了不少才子,其中不乏年纪轻轻的后生。
但,终究没有那样年少有为的状元郎了。
文渊阁议政已成习俗。新进士照例交与吏部铨选,铨选时,选入文渊阁,优胜劣汰。
第96章 第 96 章
吴君翊一声令下,朝中开始大换血。
凡老弱、疾病、无能,直接罢免。凡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之人,立功、有实绩俱可破格升迁。
吏部负责京官外官,中书省负责吏部,内阁和御史又要监督中书省。越是身居高位的官员,离吴君翊越近,一言一行,吴君翊也都记在心中。
最重要的还是,吴君翊年纪轻轻,敢于打破论资排辈的规矩。从当日他召集阁臣议事起,他就意识到新鲜血脉对朝廷的重要性。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成了他的一条准绳。
按照这个标准,沈瑜就任后的功绩,已经足以升迁了。等到沈瑜任知州满一年,就可以调他回京了吧?吴君翊信心满满地想。
他也没有把宝都押在沈瑜身上:除广州外,江浙、泉州一代,也都设市舶司,批准商船出海。同时命官府招揽造船的手艺人,研究更坚实更大的船。
沈瑜没有直接在奏折中言明,但吴君翊能够感受到,水运的便利性。大齐在失去北方的一片丘陵后,大多地方都由水路贯通,而鲜卑是没有水军的。若能训练良好的水师,何愁粮草中断?
当然,这想法吴君翊跟谁也没说,连兵部的大人们都被蒙在鼓里。
一年年的丰收、查抄贾府、裁冗官等等带来的,是肉眼可见的收益,至少国库比起建宁年间已经充实了不少。有了余钱,吴君翊也敢在军需上投钱。应邓先张珏的请求更是一口一个,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练兵都是拿钱砸出来的。
可是吴君翊悠然的日子没有过太久:西北的松州、龙州、当州,北方的同州、汝州,多地八百里加急奏报,东西鲜卑再度挥师南下,烽烟又起。
“可恶!为何偏偏是这时候!”吴君翊眉头紧锁,手砰地一声猛拍桌案。
沈瑜刚被他派到外地,出海贸易更是刚有起色,大齐正慢慢走向从前的繁盛,最需要避免的,就是兵戈相向,可是,偏偏是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