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攸深深的嘆了口氣,他其實知道大縉朝的問題在哪裡。在大縉朝不論是當武將還是文官最重要的是家世要好,比如那個王濟,祖父王昶是大將,父親王渾是大將,他自己也有驍騎將軍的官身,騎射出眾,勇力過人,算是正正經經的將門子弟了吧?可惜王濟這輩子都沒有上過戰場,能夠當將軍完全是因為出身高貴。
司馬攸無奈的閉上眼睛,大縉朝不論文武,有幾個年輕人不是靠家世才當的官?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文官的兒子當文官,武將的兒子當武將,尚書的兒子將來依然會成為尚書,管家的兒子將來依然是管家。這沒什麼奇怪的,甚至有些天經地義,自三皇五帝以來多為如此。
可是……
司馬攸慢慢的坐到了案幾前,燭光被他帶起的風吹動,飛快的搖曳。他看著案几上的公文,如此下去,這大縉朝還有能夠做事的文官,還有能夠衝鋒陷陣的武將嗎?
司馬攸翻開了公文,為了大縉朝,他必須成為皇帝,然後徹底修改大縉朝的規則。
……
江陵。
刺史府衙內。
李朗、周渝、白絮等人嚴肅的坐在案幾後,胡老大第一次在荊州刺史府衙認認真真規規矩矩的召開大會,誰都知道事關今後荊州的發展,他們必須用最嚴肅的態度對待。
胡問靜進了大堂,大堂內一片肅穆,好幾個人激動地渾身顫抖,為什麼有股背負荊州未來的壯麗感?
胡問靜看看一群手下,道:「今日召你們來,是要交代今後荊州的第一要務。」
一群手下的眼神中精光四射,荊州第一要務啊,這名頭真是太高大上了。眾人原本就筆挺的身軀更加的筆挺了,畏畏縮縮的人哪裡配參與荊州第一要務的大事。
賈午帶著一群小孩子在一邊旁聽,見一群小孩子個個睜大了眼睛好奇的看著胡問靜,忍不住笑道:「荊州第一要務定然是了解荊州的人口風俗。」她笑眯眯的,當年曹操就是這麼做的,這叫了解別人才能改變別人,別的不說,搞清楚荊州到底有多少人口非常的重要,知道荊州的生育率到底有沒有跌破1.0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沒有韭菜怎麼割韭菜。
賈午看著不明所以的周渝白絮等人,笑著道:「荊州戶籍人口不過百萬,可是那是有大量的瞞報的,作為荊州刺史自然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口。」各地門閥瞞報人口是公開的,賈午就瞞報了僕役和田莊中佃農的人數,人口越多,人頭稅越多,徭役越多,當然是少報一些的好。
胡問靜搖頭:「人口?很重要,但是此刻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