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攸不在意胡問靜在荊州殺人放火,殺一些平民算得了什麼?石崇當年殺得人也不少,荊州有作亂嗎?他很高興胡問靜在荊州為非作歹。胡問靜越是像個不考慮名譽,不考慮百姓疾苦,不考慮民心向背的紈絝蠢貨,這司馬家的天下就越穩固。
司馬攸可以拿自己的腦袋保證,他可以容得下司馬炎的三個兒子和託孤重臣將荊州變成人間地獄的,司馬家兩百多個王侯之中不把人當人的多了去了,這種人只追求個人的享樂,不想造反,也沒資格造反,對司馬家而言這比什麼都好,不就是死幾個平民嗎?長江以南這種蠻荒之地就算所有人都死光了也無所謂。
但一向肆意妄為的胡問靜開始禁止殺女嬰了,司馬攸雖然不怎麼在意禁止殺女嬰,也認為胡問靜禁止殺女嬰是多管閒事,但他不能否認這是仁政,也是一個信號。
胡問靜一改以往毫不在意名譽的姿態,開始在荊州刷名望了,這是不是意味著胡問靜、司馬炎、賈充有了新的計劃?
司馬攸忽然意識到,他真的不該任由胡問靜殺光了荊州的門閥和官員的,這真空一般的荊州竟然是個毫無顧忌刷名望的完美副本!
司馬攸若是與胡問靜易地而處,沒有朝廷的掣肘,不擔心會被調任,所有官員都是自己的嫡系,身負好幾重光環,他一定會在荊州瘋狂的做各種「道德上崇高無比」的事情,什麼洪災的時候在第一線救災,什麼大旱的時候跪地求雨,什麼建立無數學校讓百姓識字,什麼給老年人免費的餐飲,什麼收養孤兒,然後找人寫成上下集,找幾百個說書人在京城日夜不停的說,這名望其實不是刷刷刷的上去了?這還是「有恥」的做法,若是他乾脆不要臉胡問靜一定會不要臉!,那麼他還可以事後諸葛亮,比如大旱降雨之後說那是自己求雨的功勞,比如今年沒發大水就說是自己殺了蛟龍,比如糧食豐收就說去歲餓死了幾百萬人,但自從自己當刺史後就沒有一個人餓死。
三人成虎,難道幾百個說書人天天說還不能刷爆了聲望?
有偌大個荊州在,難道還找不出無數「真實」的高大山的事情宣傳?
司馬攸很是擔憂,在荊州可以毫無節制的狂刷名望的胡問靜會不會刷出一個整個大縉的人加起來都無法比擬的超級名望?
看看這高大上的「禁止殺女嬰」,司馬攸認為胡問靜成功洗白,登上大縉朝第一善人、第一道德完人、第一聖人的時間指日可待。
然後,胡問靜會不會吸引了無數不明真相的門閥子弟投靠,然後成為大縉朝的權臣呢?若是司馬遹依然是皇帝,胡問靜會不會成為又一個權傾天下的「胡太尉」呢?
若是朝廷平靜,司馬攸絲毫不畏懼胡問靜刷名望的手段,刷名譽本來就是你知我知的手段,胡問靜能夠刷,他就能夠破解,就算胡問靜刷名譽的手段牛逼無比無法破解,司馬攸也能控制胡問靜的官職,絕對不給胡問靜權力。可是如今的朝廷之中有幾十個豬隊友,司馬攸實在不想去試探豬隊友的腦殘的底線,他寧可將「胡太尉」扼殺在萌芽當中。
只是,司馬攸又該怎麼做?
他很想直接將胡問靜調回京城,就不信胡問靜在京城還能作出什麼事情來。可是胡問靜牽扯在司馬炎、四十九個輔政大臣之中,各種明面上的盟約、背後的密約多得數不清,當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哪裡是可以不管不顧就調動職務的?
司馬冏忽然笑了:「父親,我倒是有一個對付胡問靜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