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歡喜之下,去泰道人卻臉色大變汗流浹背,附近好些官員嚇了一跳,難道去泰真人是司馬越或者胡人派來的奸細,所以才會對胡問靜要統一天下臉色大變?
去泰真人大罵:「奸細你個頭!一群蠢貨,你們仔細想啊,我們都要倒大霉了!」
一群官員莫名奇妙,胡問靜打幽州冀州關我P事?
去泰真人要哭了:「(弩)啊!箭矢啊!」
其餘官員立刻臉色大變,淚水打轉。
胡問靜計劃用(弩)箭橫掃天下,這個方式不可謂不「成熟」,一點點新鮮的味道都沒有。《史記??孫臏傳》「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漢書??李陵傳》「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聽說去泰真人如今主持的農具、(弩)箭等等的流水線製作工藝就是延續了大秦的方式,瞧,華夏用(弩)箭的歷史源遠流長得很,又有什麼稀奇的?
但是使用(弩)箭或者弓箭作為主力戰術武器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燒銀子和燒時間!
每一支射出去的箭矢都是銀子啊,還不好製作,鐵箭頭還能湊合,鋒不鋒利不是那麼重要,但箭杆卻講究極了,能夠使用的材料只有那麼幾種,又是撓度又是硬度,做把千錘百鍊的長刀都沒有這麼費力。
去泰真人等人一直拼命地催促工坊的工匠加班加點製作箭矢依然不能保證產量,巧婦乃為無米之炊,沒有好的幕僚怎麼製作箭杆?去泰等人的箭矢的產量只能保證(弩)作為防守反擊中的輔助利器,若是作為主力甚至唯一的武器……
去泰真人和一群官員想到胡問靜帶領上萬大軍,面對敵人大聲地喊叫,「大風!大風!」然後萬(弩)俱發,箭矢遮天蔽日的射向敵軍,不等箭矢落地,又是一次「大風!大風!」,又是一輪遮天蔽日的箭矢,而後一口氣重複了一百次,敵人渾身上下插滿了箭矢,地面上無數折斷的箭矢,去泰真人和一群官員就想絕望極了。
你丫的射的倒爽,可知道這是無數弓箭做了三個月乃至三年的產量嗎?
去泰真人一邊調動所有庫存的箭矢運往邯鄲,一邊飛鴿傳書給胡問靜,堅決反對十日後用(弩)開路剿滅四方逆賊。
打仗是應該的,掃平天下是應該的,統一天下更是應該的,拯救漢人消滅胡人那是神靈一般的功績了,但是!但是!但是!除非神靈能夠變出幾千萬支箭矢,不然美好的願望就必須要改變。
要麼延遲出戰,要麼依然採用長矛刀劍為主,箭矢為輔的傳統戰術。
「……微臣調盡荊州、司州、揚州、豫州的庫存,僅有(弩)矢五十萬支……」
五十萬支(弩)矢很少嗎?五十萬支(弩)矢分部在各地足夠讓無數想要挑戰朝廷威嚴的賊人、流民、叛軍渾身發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