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內,謝斯焱同樣揉著額頭,她已經是官員,不需要科舉,但是擋不住謝家子弟眾多,只能科舉取士之後,每天都有幾十個謝家子弟跑來請教《格物》。
「我又沒學過!」謝斯焱咆哮了,但是每天前來找她的人依然絡繹不絕。她只能買了一本《格物》,想著那群謝家子弟都是廢物,有書本都看不懂,她學會了一定把書本甩在他們的臉上。
可是謝斯焱同樣看不懂。
「簡直是天書!」謝斯焱與無數為《格物》瘋狂的人一樣發出了怒吼。
胡問靜收到了無數公文,每一份都是說《格物》太難,壓根看不懂的,她淡定無比:「若是學孔儒的人就可以無師自通看懂《格物》,那『開眼看世界』,推動工業還會這麼難嗎?」
《格物》與四書五經的體系完全不相同,習慣了四書五經的人看懂《格物》就像是看天書,根本無法理解說了什麼。雖然識字者只需要捅破一張窗戶紙就能理解格物,可是這張窗戶紙在哪裡,另一個時空的經歷了百年屈辱無數仁人志士不得不遠渡重洋,進入西式學校才終於找到。
第376章 你們就是火種!
大街上,兩個熟人相遇,異口同聲問道:「今天,你看懂了沒有?」然後又一次異口同聲:「唉,沒看懂。」
大楚朝第一次開科取士,並且提前三年公布了考試內容,這已經是相當寬厚的選拔方式了,考慮到大楚朝剛立國,官位空缺嚴重,大縉朝第一次科舉極有可能是大楚朝取士最多的一次。可這幾乎是天上掉餡餅的科舉竟然沒有幾個人看懂了《格物》!
有人仰頭長嘆:「為什麼《格物》沒有注釋!」不論是《論語》還是《孟子》,讀書者壓根不用深入探究其中的含義,只要背誦前人的注釋就能把對《論語》的內容的「理解」提到七八層樓的高度。可這該死的《格物》為什麼沒有注釋!
有人情急智生,有謠言《格物》之道與墨家和道家的學說有密切的關係,是不是可以從墨家和道家的學說之中找到一點幫助理解的東西?「張兄,聽說你家有道家的典藏,能不能借小弟一觀?」「李兄,你家有工匠數名,想必與墨子有些淵源,能不能將墨家文章借我一抄?」
有人反應更加靈敏,墨家道家學說與格物的關係哪有算數來的密切?急匆匆地跑到了書店:「掌柜,可有《九章算術》?沒有?其他算術書本也行?也沒有?你家這也沒有那也沒有,信不信我砸了你家的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