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聲音顫抖著道:「所以,儒學學得越好,越是只懂得講人的需要,越是只會詭辯、空話、用動物天氣道德說事,而不能適應格物?」
眾人轉頭,見說話的人正是楊子桐。
楊子桐的爺爺慢慢卻又堅定地道:「是!」
楊子桐呆呆地站著,一群家人急忙安慰他:「子桐莫要當真,爺爺只是隨便亂說的。」「世上哪有學了儒學就不能學格物的道理?」「哪一個學格物的人沒有學過儒學?」
楊子桐臉色慘白,卻笑了:「沒錯,爺爺說得沒錯,我早就該察覺了。」楊子桐自認聰明無比,四書五經看一遍就能比他人有更深刻的記憶,然後觸類旁通,懂得更多的東西,若不是楊家是破落門閥,沒有鄉品,以他的才華足夠當大官的了,如此才華怎麼會學不會格物道,怎麼會比不上學堂的夫子,比不上普通人家的蕭笑呢?但楊子桐費勁心血就是無法真正的精通格物道。他可以感覺到自己與格物道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天理人心道德規矩像是重負捆綁在他的身上,讓他絕不可能到達溝壑的彼岸。
一群家人憤怒地看著老人,若是楊子桐因此有了心魔,這楊家何時才能重新崛起?
楊子桐的爺爺冷笑著:「逼死了子桐又有什麼好處?」他淡淡地看著楊子桐,道:「你繼續努力參加今年的科舉,若是成自然是好,若是不成,那就等下一次科舉。朝廷說,今年第一次科舉,取士多一些,以後科舉將是幾年一次,你哪怕落榜了,幾年後終有機會再來。我楊家數代人想要重新崛起,為此等了幾十年了,老夫從如你這般年紀奮鬥,到了垂垂老朽依然在奮鬥,你還有幾十年可以奮鬥,何必心急。」
楊子桐緩緩點頭,他還有機會的,不用太心急。他轉頭又進了書房,細細地想,若是拋開全部儒家的思維和語言習慣,他是不是就能大進了?
外堂中,一群家人驚喜地看著老人,佩服地道:「原來父親是為了解開子桐的心結,果然薑是老的辣。」
楊子桐的爺爺冷冷地看著一群子孫,道:「老夫有這麼無聊嗎?」他冷笑一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若是一輩子以儒家的習慣說話做事思考,怎麼可能輕易地在數年之內改過來?子桐為了重振門閥,已經在坐而論道之上走得太遠,回不來了。想要楊家在科舉的道路上殺出一條血路,不如指望幾個還沒怎麼學儒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