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勖注意到了賈南風的神情,心道賈南風真是成長了。
胡問靜認真地道:「其實大道理不能說服任何人,不然世上哪裡會有吵架和戰爭,哪裡會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不然要法律幹什麼,找一群夫子豈不是就讓世界成為美好的天堂了?」
「孔孟的思想為什麼在春秋戰國不為顯學?因為百姓有一萬種道理,憑什麼認為你的道理才是對的?」
「要人按照自己的道理做事本來就是帶有強制和強迫的,靠嘴怎麼強迫別人?只有刀劍才會教會人禮義廉恥忠孝節義公正公平。朕不是殺得太多了,而是朕殺得太少了。太多的人以為已經是朕的自己人,以為朕的屠刀不會落到他們的頭上,以為朕要與他們講道理。朕對此很遺憾,朕只有用他們的人頭讓他們明白朕的心思。」
白絮陡然想起一事,脫口而出道:「你早知道會有今天!你離開大楚兩年多就是為了今天!」
胡問靜對白絮的無禮毫不在意,道:「是,朕早知道會有今天。史上立國之速唯有如朕者,朕的王朝自然是有所有其他王朝的弊病。理想成為藉口,權貴仗勢橫行,官員腐(化)墮落,百姓刁民叢生,法律只是一紙虛言,皇權不下縣,家族對抗官府,地方對抗中央等等弊病,朕的大楚一個都不會落下,當真是應有盡有。」
「朕只要翻翻歷史就知道大楚朝會發生什麼,朕早知道大楚朝會有今天。」
胡問靜平靜地道:「但你若是以為朕故意縱容這些事情發生,那麼你就太小覷了朕了。」
「這天下是朕的天下,這百姓是朕的百姓,朕為什麼要讓朕的天下貪官四起,冤案叢生,血光沖天,民不聊生?這對朕有什麼好處?就為了打看不清現實的人的臉,或者體現朕的先知先覺?」
「朕還沒有蠢到犧牲自己的利益就為了打別人臉的地步。」
「朕沒想用大楚百姓的鮮血和淚水教訓你和與你相同的人。」
「朕是暴君昏君,朕不需要與人講道理擺事實。朕想要做的事情必須執行,朕不需要任何解釋,也不需要給任何人交代。」
胡問靜看著白絮:「若是沒有朕下令嚴查和控制,這些事情會多百倍,兇殘百倍。」
白絮長長地嘆氣,蕭索而立。
胡問靜笑了笑,已經說得更多了,剩下的需要白絮自己去體會了。大楚朝需要有白絮這樣善良的人,天下需要有白絮這樣善良的官員,若是人人都像白絮這樣善良,天下將會變成美好的天堂。可是現實並不美好,善良的人往往需要毫無防備的直面邪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