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然是用煤了,一半用煤,一半用焦炭。
煤炭因為含琉,煉出的鐵質量會比較差,但是煤更耐燒,做燃料比木炭更合適,也不至於非得就著山林才能煉鐵。質量差一點的鐵用來做農具沒問題,產量提上去也能把價格打下來。
趙辰其實琢磨過用焦炭煉鐵儘量避免這個毛病,但現在人手不足,焦炭廠已經滿負荷開工了,還是不夠用。而且煤中的琉成分仍然會有百分之六十轉移到焦炭里,要降低琉就要添加其他材料,降低高爐的生產能力,綜合下來不是很划算。
考慮以後天下大亂,煉鋼的技術暫時不打算擴散出去,所以還省了一筆煉鋼的支出,不然更不夠用。
六座豎爐已經造好,試燒的第一批鐵也已經出爐,韓信等著第二爐出來了,這才連著打造好的實物一起運送至咸陽,上書向皇帝報喜。
說來也巧,他的上書送到的前一天,嬴政也正想起他,對著幾位近臣誇了一句:「韓信雖年少,心性卻沉穩,並未急於出兵東胡。」
夸完第二天,奏報就到了,嬴政心裡還嘀咕了一句:「莫不是看蒙恬建功,韓信也坐不住了?」東胡目前算不上成氣候的邊患,韓信出不出兵他不在意,就是剛夸完被打臉,他還是有點不悅。
不過看了一眼他就坐不住了,急召左右丞相與少府入宮,將韓信的上書交與他們觀看,問少府:「如今鐵官一爐出鐵幾何?」
少府不敢怠慢,趕緊回憶了一番,答道:「一爐日產鐵約兩千斤。」
李斯已經看完韓信的上報,微微吸了口氣,遞給少府看,口中說道:「怕是要少府派人去遼西走一趟了。韓信雖附上煉鐵之法,但產量差異如此之大,只怕工匠不能輕易學會。」
他都幾乎懷疑韓信太年少,被膽大包天的術士給騙了。
上書中說的都是什麼啊!少府此時此刻跟李斯和馮去疾腦迴路高度一致,想到一起去了:小韓郡守肯定被人騙了,這不可能!
這些術士本事沒學到家,不敢來咸陽騙陛下,跑去騙年少無知的小韓郡守去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