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亢親自觀看了製作的全程,激動得微微發抖。蠟,製作精美的青銅器必少不了蠟,所以除了宮中與大貴族,連蜂蠟都極少有人用得起。現在這小小的蟲兒,大約150棵楨木就能產蠟約200斤,簡直……簡直……
韓氏於種植上,確有點石成金之術。這蟲蠟與蜜蠟也有不同,蜜蠟性軟,只能製成粗短的形狀;而白色的蟲蠟可以製成長長的管狀物,相較於蜜蠟更方便使用。按韓氏的法子製成的蠟燭,中有燈芯,以三股棉線絞成一股,隨著燃燒而散開,不需去剪。
而大河以南廣泛分布的烏桕樹也有大用。制蠟需油脂,要用豬油牛油之類未免太貴。雖說富貴之家也不在乎這點錢,甚至會有意追逐貴价物以抬身份。但動物油脂產量有限,再提價又能提多少,這畢竟只是個蠟燭。且工藝若是做得有差,蠟燭點起來還可能會有腥氣,殊為不雅。
烏桕子的外皮能榨油,卻是正好合用。這樣製成的蠟燭,非但沒有因為取材便宜而不堪使用,相反,烏桕油蟲蠟燭更加堅固耐燒又明亮,且不易淋下燭淚。外皮榨過油後,種仁也不用丟棄,榨出的油可以直接點作油燈。雖說賣得便宜,但作為搭頭,這不是白來的錢麼?
蠟燭比油燈明亮,沒有難聞的氣味,也沒有必須在燈具上百般設計才能避免的油煙,據說咸陽宮中已經開始大量使用了。匠人也在打造更適合使用蠟燭的燈來取代宮中舊日的油燈。管亢有點羨慕,不過他也在督促家中匠人研製,在蠟上加上香料等材料,等調製好了,相信能在那些貴人們中間賣出更高的價格。
這樁生意眼下只嶺南、東海郡、沛縣、遼西郡以及管氏和刀氏在做,看著似乎也不少,但抵不住願意買蠟燭的人太多。就說管氏自家吧,他晚間不管是做正事還是以歌舞自娛,總不能就點一支蠟燭,那是何等的小家子氣!
一晚上光是他自己屋裡也得點上二十根左右。他家的家風算是比較節儉的,沒用完的殘燭會被拿去給下仆們使用。巡夜打更,新制的燈籠插上殘燭正好能用盡。真正的大戶可不會吝惜這點消耗,今晚的殘燭絕不會出現在明晚的燭台。
這又是一門細水長流,在初期甚至有暴利的生意啊。
管亢想著這兩年來自己的艱難,如今的收穫,一時間志得意滿,一筷子把面前的蒜瓣抄起來,整個塞進了嘴裡用力咀嚼,滿滿的蒜味便充斥在了口腔中。管申吸了口氣,也跟著夾了一個送入口中咀嚼,好容易咽下去,帶著點痛苦地道:「大兄,這蒜難道非得這麼吃嗎?你確信小韓郡守也這麼吃?」
這東西據說是南越的韓郡守從關中帶出來種的,被小韓郡守引入遼西,又被像他大兄一樣的商人帶到齊地。與過去吃的野蒜相比,它沒那麼辣,細品甚至還有點甜,不像野蒜頭完全沒法直接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