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就可以拉出來重新寫一部《韓非子》了。都不用他催,韓非肯定自己比誰都積極——齊國韓氏還是韓王室的子弟,韓非連入秦的糾結都不會有。
後悔,現在一說就是後悔,以及只能亡羊補牢,他督促鼓勵法家弟子們超越韓非,寫一部契合如今齊國的著作出來。
儒家還另有一件事要忙,博士叔孫通制定了會盟的禮儀,如今諸王之上的周天子已經沒有了,禮儀流程肯定要變,他與浮丘伯等人爭論了許多天,才終於定下,呈給了齊王韓信。
這種新的「禮」,還要送到各國去,得到諸王認可。不過這件事並沒有引起過多的扯皮,一來是大家都急著早點來會盟,會盟完了去打匈奴,不耐煩扯皮;二來是儒家重要人物幾乎都跑到稷下學宮了,想扯皮都扯不出花樣,也吵不過虎視眈眈等著他們來扯皮的學宮儒家;三來還有彭越劉邦英布這種出身的人,根本不在乎這些狗屁禮儀。
大家看一眼,確定齊國沒借著會盟抬高自己貶低諸侯的地位就行了。
所以齊王信四年,諸侯按路程遠近,紛紛動身,於秋季趕到彭城參加齊國發起的會盟。
當初齊桓公會盟諸侯的葵丘如今是河內王彭越的封國,不然叔孫通定然會建議選在那裡。不過在彭城也不錯,一干現代搞技術的都想好了,既然來了,能不參觀參觀嗎?
要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技術震撼。
劉邦離得最近,來得最早。本來他也不想這麼急的,背不住蕭何天天跟他叨叨:「大王這次去,一定要多帶點俘虜和牛馬回來。不如趁著旁人未到,先與齊國私下談一談?」
他上次都暗示蕭何了,蕭何不至於聽不出來,跟齊王有仇的就是他啊,還這麼催著他去。劉邦就知道,蕭何是真被人手不足給逼得快瘋了。
誰讓梁國離得近呢,他剛來為王的時候,還不過是齊軍路過時帶走了一些赤貧無地的百姓。近兩年不得了,有地的也有人跑了。他不得不在邊境上設立關卡,但這年頭兩縣之間遍布山林大澤,哪是人能攔得過來的。現在國中大片熟地無人耕種,儘管從齊國買來的糧種高產,可還是讓人看得心疼不已。
為什麼齊國會盟,諸侯響應?真當都願意去打匈奴吶,那倒霉匈奴被始皇帝犁過一遍,誰也沒看出來以後會成氣候,又沒對中原形成威脅,誰樂意跑去打他們。
現在願意來,那是因為齊國提出,戰後根據各國出力的大小分配匈奴俘虜和牲畜啊!
胡人不會種地?嘿,誰天生會種地的,只要是個手腳齊全的人,鞭上幾次,不會也會了。